陈平院长谈文化遗产的再生与利用

来源:文化遗产创意产业研究院 发布时间:2020-03-06

稿源:中国文化交流网



 

       中国是世界上拥有文化遗产最多的国家。仅已经统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有87万项,其中包括了大家熟悉的民间手工艺、民间美术、民间文学、民间歌舞、民间音乐、民俗活动、传统知识和技能等十大类。有些内容是耳熟能详的,但很多内容已经面临濒危失传的窘境,如何才能保护、传承、创新与活化呢?今天我们谈到的非遗的转化与保护、应用,现在谈到这些传统非遗项目的活化,更多指的是手工艺技艺类,手工艺技艺更容易通过创新设计而得到复苏。还有一些与我们生活离得很近的传统风俗和礼仪,还有节庆活动是容易推广与传承的,因为它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有着较多的互动与关联,比如二十四节气、春节、清明节、中秋节等一些节日。我记得2002年当昆曲艺术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传承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时候,只是在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里飘过一行字幕,没有引起大家的注意。那么为什么当24节气入选了联合国教科文的非遗名录的时候,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和轰动,在我的朋友圈一整天都在刷屏。为什么会是这样的效果呢?因为二十四节气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节气,与我们的生活休戚相关,大家都非常了解它,所以容易流传,容易被关注。另外我们可以感觉到高科技的便利和传播能力,很多非遗内容可以通过多媒体平台得到宣传,大家可以通过手机、新闻等各种各样的传播媒体对它们有了新的了解。


国际民间艺术组织全球副主席、国声智库学术委员会委员陈平


    文化遗产,是祖先留下来的智慧结晶,是我们民族发展的文化资源,如何能让一种资源变成资本呢?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文物活在当下,遗产活在当下,服务于当代。举个例子,很多有孩子的家长都有同感,小朋友都不大愿意到博物馆去参观,他们会觉得看文物没意思,或者看不懂,为什么呢?冰冷的玻璃罩子里面,可能是一件兵器,可能是一块玉石,可以是一件瓷器,对于年幼的孩子可能它们是缺乏吸引力的。这就需要借助一些辅助方式,有的是高科技介入。3D,4D视频影像,全息投影,情景再现,交汇互动,模拟现场等手段,来吸引孩子们,激发他们的好奇心,一些国外的博物馆,他们设法打开了这一扇大门,他们做了一些有趣的东西来吸引小朋友,去引导孩子对大自然,对植物界有一种兴趣,从而激发孩子们到博物馆参观的兴趣。通常的博物馆,很少让游客特别是孩子近距离地靠近文物或者雕塑作品,以免损坏,但是在伊斯坦布尔的一家博物馆里,专门为孩子们打开了禁区,允许孩子们近距离去观望大师作品,鼓励孩子们创作属于自己的作品,告诉他们你也可以成为一个雕塑大师,去引导他们去创造价值;这样一来,这些珍贵的雕塑作品就不再是冷冰冰的文物,而变成了可以观摩,模拟的作品,和孩子们有了互动。



    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可以传承的习俗,但由于内容老化,与今天的生活方式有些较大的差异,要想让它们重新流行起来,就需要注入时代的特色和表达方式。大家可以看一下,为什么饺子,烧饼,汤圆,烤鸭不会消失?那是因为人们都需要它们,无论贫富贵贱,人们对于饮食的需求的一致的。但是羌笛,昆曲,古琴,呼麦,长调各种地方小戏等传统表演形式,乐器就不能普遍流传呢?就是因为它们不具备普及性,没有大量的需求,它们是需要特定人群,特定场合,而且特定人群才能流传,演奏的,所以,由于各种客观因素的限制,加上时代的发展,很多传统的生活的内容就会自然消失,有的不可逆转,有的可以通过抢救,恢复,慢慢培养,重新繁荣起来。但是,无论怎样恢复,它们都需要有一个前提,那就是要符合当代的审美需求,符合当代的价值观,还要有实用性。流行音乐之所以受到人们的欢迎,那是因为容易流传,朗朗上口。京剧、评剧、河北梆子不是每个普通人都能够演唱的,所以它们的发展受到了限制。因此,传统文化的推广,尤其是手工艺技艺的传承,除了要有传承人,有当代的创新理念和时代理念,还要有设计观念的更新和技术的创新。原来人们在农田里劳动,边唱边做,每个人都可以附和,大家一起载歌载舞,现在的生活形式完全发生了变化,农民没有了地,进城去盖大楼,城里人住进了家家户户都装着防盗门的楼房,还能一起合唱一起分享劳动的喜悦吗?



      中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人们到广西、贵州,云南的时候,非常容易看到这些地方的民族风貌和生活特色,特别是服装,手工艺。比如说在贵州的黔东南,每一个苗族的姑娘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非常漂亮的银饰的帽子,配上鲜艳独特的苗族服装,村寨,显得非常美丽和谐,可是,当她们穿着这样的衣物走到城市里,挤地铁,挤电车的时候,你会觉得很奇怪。因为与情景无法和谐搭配。就显得不自然了。很多苗族的绣娘,能绣出非常精美的百鸟衣,可是,由于这些图案不为年轻的消费者所理解,因为他们的审美不同,需求也不同,无论绣品多么珍贵,多么精心地制作出来,也无法引起消费者的共鸣和认同。需求决定了市场,而市场又决定了价格。价格是否等同于物品的原有价值?有价值的手工艺是否有好的价格?这个问题不好回答。所以传统的文化艺术离当代的生活有多远呢?这对我们设计师是个考验。

再举一个例子,创意产业如何对文化遗产有一种新的刺激和新的发掘。在德国有一个传说,德国大文豪歌德在创作《浮士德》的时候屡次被魔鬼干扰,在与魔鬼较量的时候,愤怒之下,歌德把墨水瓶扔向了魔鬼,击退了魔鬼。这本来是一个传说,是个文化资源,但是,歌德纪念馆就把这个故事变成了实物,设计出了歌德墨水瓶,很畅销,传说换来了利润。这是一个典型的文化遗产由资源到资本的案例。把文化遗产的资源,甚至一种传说的资源,变成了生活当中可以享用、可以流通的资本。



      另一个例子,也很类似。过去,皇帝经常说“奉天承运,皇帝召曰”,台北故宫博物院把这句话用到了产品上,就创作了一种胶带,直接叫做“朕知道了”。文化资源通过创意设计成就了新的文化产业。还有那颗著名的玉白菜,被开发了各种各样的产品。消费者喜爱,设计者生产者受益,这就是我今天想说的,没有做不到的,只有想不到。祖先留下了无数的文化资源,我们要学会转换,应用,利用,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讲话中说到:不忘历史才能开放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历史给我们提供了很多可以去创新的内容,刚才我给大家讲到了传承的重要性,传承需要整个社会一起去努力,创新可能需要一群人去努力,人类社会的发展是需要与时俱进的。我们传承的不仅仅是文化,思想,还有改善和提升我们思考的方式。



      人类祖先在和大自然千百年的相处当中,有无处的灵感、无数的经验、智慧流传给了我们,我们如何把这些智慧能够在今天的生活当中应用下来,而且在我们的手上继续传播下去、传承下去。所以,我们的任务不仅仅是传承,我们的任务还要创新,还要提升,还要让所有的遗产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体现出我们这一代人应有的品质、价值。

      中国是世界上拥有文化遗产最多的国家。仅已经统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有87万项,其中包括了大家熟悉的民间手工艺、民间美术、民间文学、民间歌舞、民间音乐、民俗活动、传统知识和技能等十大类。有些内容是耳熟能详的,但很多内容已经面临濒危失传的窘境,如何才能保护、传承、创新与活化呢?今天我们谈到的非遗的转化与保护、应用,现在谈到这些传统非遗项目的活化,更多指的是手工艺技艺类,手工艺技艺更容易通过创新设计而得到复苏。还有一些与我们生活离得很近的传统风俗和礼仪,还有节庆活动是容易推广与传承的,因为它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有着较多的互动与关联,比如二十四节气、春节、清明节、中秋节等一些节日。我记得2002年当昆曲艺术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传承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时候,只是在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里飘过一行字幕,没有引起大家的注意。那么为什么当24节气入选了联合国教科文的非遗名录的时候,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和轰动,在我的朋友圈一整天都在刷屏。为什么会是这样的效果呢?因为二十四节气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节气,与我们的生活休戚相关,大家都非常了解它,所以容易流传,容易被关注。另外我们可以感觉到高科技的便利和传播能力,很多非遗内容可以通过多媒体平台得到宣传,大家可以通过手机、新闻等各种各样的传播媒体对它们有了新的了解。

(2019年1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