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平:讲好贵州故事 推广贵州形象

来源:文化遗产创意产业研究院 发布时间:2020-04-05


稿源:多彩贵州网

2019年10月31日 



    10月28日,在2019国际山地旅游联盟年会期间,国际民间艺术组织(IOV)全球副主席,中国区主席陈平在国际山地旅游联盟总部基地接受了多彩贵州网的专访。多年来,陈平一直致力于探索、保护、促进及复兴全世界各国的民间艺术与文化遗产,并为推动东西方的文化交流做出了巨大贡献。创立了多个文化遗产保护平台及学术机构以不断增进民间艺术的研究和创新。

  记者:想请陈女士谈一下对贵州山地旅游趋势发展的看法

  陈平:大家口中的“旅游大省”,是贵州这些年后发而上、厚积薄发的成果见证。一个前后的“后”,一个厚薄的“厚”,这都是贵州的优势。很多早一轮开发的所谓的旅游胜地现在都已经受到发展过程中可能带来的负面效果所影响,比如:人流过多,对文物的破坏,还有对景物、对空气、对山水资源的破坏。贵州虽然是后发制人,但可以从很多可供借鉴的旅游大省中汲取经验,大力发展全域旅游。

   记者:那您觉得贵州在旅游发展上应该侧重在哪些方面?

  陈平:贵州的旅游开发最应该注意的是保护风土人情、保护自然环境和植被,不能为了满足游客的需求而改变山地的环境、打扰当地居民的生活习惯。比如我们到侗族、布依族等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去,想看的其实就是他们这种跟别人不一样的生活方式。可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讲,我们也不能不平等的去发展,比如说我们要求当地的居民要在这种贫困中恪守当年的生活方式,没有电没有现代设施设备的生活方式,然后你还说这是一个传统的方式,这是不行的。我们得在平等的、合理的基础上去挖掘我们的旅游资源,特别是人文资源。我是做文化遗产保护的,所以我更注重保护当地的民俗民风。

   记者: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您认为少数民族风情怎样和旅游融合呢?

  陈平:贵州是一个少数民族多元化、多样化的大省,有那么多的世居民族,生活在这样一个大家庭里,每个民族都有其文化特色、服装特色,他们的山歌、生活习俗、甚至他们的饮食习惯,这些内容怎么能够融入到旅游当中去?这个是需要管理者、政府部门、还有旅游项目的开发者之间的融合和协调。比如我们到一些地方去旅游,你会发现不管大江南北你看到的都是牛角梳、同心结、梳子,或者是一模一样的东西,没有当地的特点。面对同质化的产品,如何创新、如何融合年轻人的时尚观念,这个是值得我们探究的。

  记者:贵州的非遗怎样做才能和产品结合,满足年轻人的诉求?

  陈平:贵州有着天然传统的手工艺,比如银饰、马尾绣、蜡染,呈现出的工艺品非常精美,如何将它的款式、图纹、形状,融入当代年轻一代的诉求,把原生态的、民族的东西结合时尚的创意,无论作为旅游产品、工艺品还是艺术品,让文化融入到产品和产业当中去,旅游和文化合体了,那诗和远方才合体了。

  我作为贵州的旅游文化大使,非常期待贵州在不远的将来能够引领中国的乃至世界的旅游新潮流。把贵州民族民间的人文风情,还有各种各样的精神元素融到旅游产品当中去,让旅游变得更加有人文气息,让传统山寨、传统手工艺人有一个更好的生活质量,这就是一种完美的融合,这也是我对贵州的一个希望,所以我觉得对于贵州未来的提升空间是很大的,谢谢。



作者:编辑:何亚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