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平院长在履职院长职务时的即兴演讲

来源:文化遗产创意产业研究院 发布时间:2020-04-20

陈平:让世界了解中国

   

    导言:2017年5月19日,暨南大学正式成立了文化遗产创意产业研究院。这是北京一带一路国际高峰论坛之后,国内大学成立的第一个专门针对一带一路中国文化遗产与创意产业研究以及中国文化海外推广从理论研究到国际资源整合的研究院,旨在搭建一流的国际平台,提供高端学术资源,培养具有国际视野下的人才,为社会与文化遗产转换提供服务。国务院侨办与暨南大学给予了高度的重视,特别聘请了旅德著名华人学者、国际民间艺术组织(IOV)全球副主席、中国区主席、CCG特邀高级研究员、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专家陈平女士作为首任为院长、张晋升教授为执行院长、梁海明为副院长。成立当天,研究院即与光明网签订了合作协议。

       以下为陈平主席在履职院长职务时的即兴演讲。


尊敬的国侨办副主任谭天星阁下:

尊敬的广东省侨办林琳先生:

尊敬的胡军校长、杨谷总编辑、夏春平先生:

尊敬的各位来宾以及暨大同仁们: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很激动。作为一位在欧洲生活了二十年的华人,我有一种落叶归根,回家的感觉。跟所有生活在海外的华人华侨一样,无论我们生活在哪一个国家,哪一个角落,我们都是心向祖国,思念故土。因为我们身上流淌着中国人的血液,这种基因是绝不会因为时间和空间的改变而发生变化的。我们为祖国的伟大而骄傲,为民族的强盛而自豪。


与国务院侨办副主任谭天星

暨南大学校长胡军颁发聘书

   

    前天,我才从敦煌回到北京。从白雪皑皑的祁连山到漫漫黄沙的敦煌,我们驱车用了六个小时。这让我想到了小学课本上学到的“中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所以,我常常在上课的时候,会跟学生们讲,请他们先花时间好好看看祖国大好河山,了解一下我们自己民族的伟大,再走出国门去,看世界。假如是这样,你就会理解为什么中国古人为什么会说天下,会说江山,而不是说国家。因为这片土地实在是太大了,我们的祖先用了江山社稷去形容国家。

       同样是六个小时,让我想起了一个故事。2016年,我代领贵州省政府代表团出访欧洲,我从德国的海德堡出发,前往捷克首都布拉格,坐了一辆巴士,也是用了六个小时。这辆车干净整洁,设备先进,车上有免费的移动WIFI。车上坐了很多年轻人,他们非常安静,很少与邻座的同伴去沟通去说话,每个人都在低头看手机,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一个虚拟的网络空间。

       从莱茵河到伏尔塔瓦河,窗外的美景人们无暇顾及。包括我自己在内,不时被密集的,碎片化的信息所干扰。这让我感到不安,也引发了我的思考:一方面,我享受着人类日益发达的高科技所带来的便利,另一方面又为一些即将失去或者已经失去的传统文化与习俗而感到惋惜。

       千里送鹅毛,礼轻人意重;鸿雁传书万里情;一年一度牛郎织女鹊桥会只能成为历史的传说,而那些面对面才能带来的温度的交流方式,也越来越淡漠。令人遗憾的是,很多祖先留下来的大量的文化遗产只能在史书记载中看到,很多文物只能在外国的博物馆里看到。

       我们的祖先在与大自然相处的千万年里,创造出来的传统生活方式也在渐渐改变,有的甚至是不可逆转的消失。人类到底是走向哪里?是在进步中失去?还是在失去中进步?这是我们无法避开的困惑。

所以联合国在千年计划中,提到了文化遗产的可持续性发展,并且提出,不能以满足今天人们的需求而毁坏后人的利益。所以,我们不仅仅要保护人类的文化遗产,还要活化再利用。


与光明网总编杨谷握手言欢,与光明网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我要讲的第二个故事发生在2016年6月。作为贵州省政府的旅游文化大使,我曾经多次带领贵州省代表团去欧洲访问。那一次,我带着来自贵州的苗族,水族的手工艺艺人,以及侗族大歌。在一千多年的古老建筑马蹄尼兹宫殿里,我发表了讲话。

    我说作为一个普通的中国学者,我对捷克这个国家略有所知,我读过米兰昆德拉的书,看到卡夫卡的作品,也听过德沃夏克的《新大陆》,每次听到斯美塔纳的《我的祖国》的时候,我会泪流满面。这个国家为世界贡献了很多伟大的人物。那么请问在座的各位能说出多少关于中国的文学作品和艺术家呢?

那天到会的,有捷克国会议长,首相顾问,可谓名流济济。有的人说老子、孔子、孙子,还有人说故宫、长城,还有人说北京烤鸭。没有人读过中国哲学家的书籍。


国务院侨办副主任谭天星与暨大校长揭牌仪式

   

     我不能说别人的修养不够丰富,也无法要求他们人人都是文学和音乐的爱好者。但是。这让我看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多年来中国人对于自己文化的推广与传播做的还不够。所以世界对我们不了解。我们不得不对自己的传播渠道,方式,态度,进行一些反思:

       2016年,是两位伟大的戏剧家诞生400年的纪念日,一位是莎士比亚,他的作品被世界各国不断地以各种不同的形式搬上荧幕,舞台,世界驰名。而另一位同样伟大的中国戏剧家汤显祖却无人问津,除了专业人士和学者之外,汤显祖的名字几乎被人遗忘。

       同样是航海家,郑和下西洋的87年之后,哥伦布才开始航海之旅,而且哥伦布航海时,使用的是中国宋代科学家沈括发明的指南针。然而,在世界的航海史上,哥伦布被载入史册,而郑和却只是中国人的一个使者。

       中国人喜欢花,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的市花,历朝历代的诗人都喜欢以花为内容,写下诗句,但是当人们看到樱花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日本,看到郁金香的时候,想到的是荷兰,看到薰衣草的时候,会想到法国的普罗旺斯。因为他们的公众推广和传播做的好,有大量的文字作品去描述,去展示。而我们却喜欢自我欣赏。

       所以,有好的文化,需要的是有好的传播与推广手段。也所以,我们要利用文化遗产向世界重新展示我们独特的中华文化。让它们在新的时代里,重新绽放出美丽的光芒。

       一带一路,我们赶上了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时机,“一带一路”倡议的伟大之处,不仅仅是让世界重新认识了中国,同时也让中国民众有了民族的自信,我很喜欢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文明互鉴”这个词,因为,我们与世界是平等的,不是我们走到对方,让对方接受我们,而是大家相互合作。平等相处,平等对话。


新院长履职演讲

   

    第三个故事要从我身上穿的这件衣服说起。

       我穿上它的时候很多人赞叹,问我是从法国还是意大利买的。我说“不是,是我的一位中国设计师朋友制作的”。这个蕾丝是法国的,这个刺绣,元素是中国的,丝绸则是我们中国人的发明创造,这件衣服就是美人之美、美美与共,这件衣服穿在身上就是东西文化的完美结合。

       大家知道,像LV、爱马仕这样的国际品牌,都长年累月把自己的设计师派遣到中国云南、广西、贵州等地,去寻找灵感,寻找中国元素,从而打造他们的顶级品牌,但是他们最后的成品,与我们中国的版权没有任何关系。当中国人购买他们的商品的时候,需要支付高额的费用。为什么我们没有自己的创意设计师,是因为我们没有很好的推广途径,我们的产品不被世界认同。中国人发明了陶瓷,但世界十大著名陶瓷中,没有中国陶瓷。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有创意产业?

       我希望以后在文化遗产创意产业这一领域中能有所建树,为“一带一路”、民心相通、文明互建提供一些学术上的支持以及沟通上的助力。所以我们希望把全世界的相关学者集中到暨大来,建立一个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的高端论坛,让中外学者在此汇聚,思想碰撞,也让中国学者在这里找到自己的认同与自尊。同时我也希望把强大的国际资源引领到暨大,让世界了解中国。

       我所在的机构有170多个分会国,每个国家都拥有众多的手工艺大师和相关学者,世界遗产只有四十年历史,这个学科非常新,但我们齐心协力,会有一个迅猛的发展。我想,我们每一个人赶上了一带一路这一一个伟大的战略和时机,如何在其中发挥我们的贡献,我觉得传承就是一种行动。像我刚才提到的那位助手在车上的举动,我不是批评他,因为这是一种不可逆转的现象,但是我们确实可以引导更多的年轻人热爱祖国文化。

       我在意大利,维罗纳市长很骄傲地跟我说:“你知道么,我们这里是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故乡。你们中国有这样的故事么?”我说:“有,比你们的故事还要凄美。我们中国有一对恋人,他们生前不能在一起,死后化作一双蝴蝶,在空中翩跹起舞。我们还有更加凄美的故事,有一对恋人被天堑阻隔,每年到了七月七日这一天,成千上万的鹊鸟搭成一座鹊桥,帮助他们相逢。”他问:“真的吗?为什么我不知道这些故事?”

另外,我有一个韩国朋友,他每次见到我都会说“我又有一个idea。”我说“你的idea真多,你不会告诉我孔子是韩国人吧。”他笑着说,“我只是想跟你说,假如我是中国人,我是不会修建迪斯尼乐园的,我会修建一座西游记宫,你们的《西游记》就是一座财富,里面有国王、公主、神仙、妖怪,那么多有趣的故事,为什么你们还要建造迪斯尼?”听了他的话,我不禁问,是啊,为什么我们没有红楼梦、西游记的宫殿去大量赚外国人的钱?

       另外,我们有许多文艺作品是通过外国人的拍摄而走向世界的。为什么张艺谋的《英雄》铩羽而归,李安的《卧虎藏龙》却获遍大奖?为什么功夫和熊猫为人所知,却要通过好莱坞动画片呈现到世界观众面前?所以,我们需要创意,我们需要培养自己的人才,需要在世界舞台上发出自己的声音。


大合影

     我很荣幸,我们能够赶上一带一路这个伟大的文明复兴计划,但是民心的相通,需要文化来凝聚。文化遗产是非常好的文化载体,我们把它设计成产品,就像当年张骞出使西域一样,带着我们的茶叶和丝绸等创意产品,像走亲戚一样,把一带一路国家串联起来,才能够文明共建。

       我想在此和大家分享一段德国哲学家黑格尔的话:历史就像一团灰烬,尽管火焰已经熄灭,但当我们把双手伸入其中的时候,我们不是想点燃这团火,而是想从这灰烬中,体验历史的余温。

       我很赞同这段话,历史是不能重来的,但历史可以创造,我希望和大家一样,是历史尘埃中的一粒石子,即便很小,但亦参与其中、赶上了。所以我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做中华文化的传播者、传承者。文化的传播不是仅仅依靠几个传承人、或者政府支持就可以完成,是靠整个社会、乃至全人类。

       联合国教科文说:文化,是在人的思想中构建和平。联合国也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今天的发展不能建立在破坏后人利益的基础上,这也是对开发文化遗产提出的要求。刚才的故事解释了我们建立文化遗产创意产业研究院的因缘,非常感谢大家倾听。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