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源 陈平看东西
2017-07-25
绘图/赵竹
我喜欢《乡村地理》这个刊名,也喜欢办杂志的这些年轻人。
去年年底在贵州,我跟这个平均年龄三十来岁的年轻团队遇见,随即被他们的理想与热情、朝气与积极,还有难得的社会责任感所感染所感动,加之该杂志所寄托的思想和内容亦是大家十分认同的,于是对它日益关注。
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各类新媒体的出现,严重干扰了人们固有的阅读习惯甚至生活方式。不少读者在焦虑中感到信息量过于巨大,所以读书不如读图,看书不如看手机信息,很多人不再关心文字的存在,也不再专注于纸张上飘出的那股油墨的清香、文字的魅力亦或字里行间寄托的情谊和思想。现代人的浮躁、焦虑与不安正在成为一种越来越普及的症状。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要办一本以“乡村地理”为主题的文字杂志,真的勇敢真的不易。
但也正是“乡村”这两个字,让正处在人口大迁徙、城乡大裂变的中国当下的读者倍感亲近,即刻唤起对家乡的眷恋与亲近,以及对原有的传统生活方式的怀念之情。
每一个中国人,都会遇到在不同的表格上填写自己籍贯的情形。也常被问到祖籍是哪里?
籍贯,对于中国人而言,是何等的重要。
有时候,尽管那个被称为是籍贯或者是老家的地方,我们甚至从来没有去过。但是,由于我们的祖辈是从那里走出来的,所以我们一生都会认为父辈出生长大的地方,就是我们自己的故乡和根源,从父辈口中的乡情还是会唤起我们对于籍贯的牵挂。随着岁月的流经,这份牵挂不由得会突然强烈起来,所以见到老乡觉得亲切,有了老家觉得厚实。也所以,逢年过节的时候回老家去,成了中国人最向往最隆重的一件大事:无论多么艰难,生活在外的人们都要设法回家去,什么都不能阻挡归家心切的人们的脚步。世界上最浩大的回家队伍,总是在春节、中秋节、清明节的时候出现在我们的身旁。
有时候,尽管那个被称为是籍贯或者是老家的地方,我们甚至从来没有去过。但是,由于我们的祖辈是从那里走出来的,所以我们一生都会认为父辈出生长大的地方,就是我们自己的故乡和根源,从父辈口中的乡情还是会唤起我们对于籍贯的牵挂。随着岁月的流经,这份牵挂不由得会突然强烈起来,所以见到老乡觉得亲切,有了老家觉得厚实。
也所以,逢年过节的时候回老家去,成了中国人最向往最隆重的一件大事:无论多么艰难,生活在外的人们都要设法回家去,什么都不能阻挡归家心切的人们的脚步。世界上最浩大的回家队伍,总是在春节、中秋节、清明节的时候出现在我们的身旁。
这种魂牵梦绕的乡愁,不是一日形成的,它是在人们生活中,从家乡的小吃开始,一直到家乡的野花野草、村口的黄狗与老井、邻居家里的玩伴、节庆时候的社火社戏、母亲手中的面食、村子里婚丧嫁娶的喇叭声鞭炮声,甚至声声入耳的乡音构成的。一切的发源地,是我们的家园。
梁漱溟先生说:中国这个国家,仿佛是集家而成乡,集乡而成国的。几千年来,作为一个农耕大国,中国人就是以土地为本,乡村为家,代代相传,世世为生,生活在传统的村落当中,或依山傍水,或靠海而居,或与风沙大漠为邻。
由于地理位置、地势结构、气候的原因、一个地区、一个村落的变迁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历史记忆、方言俚语、宗族家规、乡约村规、集市交易、劳作规律、生产方式等,这些内容构成了村村寨寨的不同,也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作为一种独特的精神文化内涵,这些村落的存在,丰富了中国文化的构成并使村落变得厚重而鲜活。随之而诞生的建筑、风俗、节庆与规矩,成为人们精神世界里最重要的构成部分:乡情。它的出现,使人们的情感走向了高级境界,乡情随即演绎出无法割舍遗忘的乡愁。
由于城市发展的迅速扩张和现代工业的迅猛飞变,城市对于劳动力的需求量以及城乡之间的巨大差异,使得大批农民纷纷向城市涌去务工,劳动力向城镇大量转移。经济全球化、文化全球化、城市化发展与变迁、新农村建设、现代旅游业都在对传统村落造成不可挽回的影响。
在我走过的所有村落中,几乎村村都是相同的景象,那就是五十岁以下的劳动力几乎全部离开了乡村,到城里去打工,村子里只有老人、孩子和懒洋洋的牲口,劳动力的离乡出走致使村落的生产力以及生活方式逐步瓦解,空巢化日益严重,越来越多的村落已经出现了人去村空的状况,十几年来,乡村从“空巢”演变成了“弃巢”。
在2000 年的时候,中国自然乡村的总数曾经是363 万个,到了2010 年已经锐减为271 万个,仅仅10 年内减少了90 万个,也就是说平均每天消失80 至100 个村落。
中国的疆域辽阔和大幅经纬的跨越、不同的地理位置和气候使得不同区域的文化差异很大,这种地域性、民族性、复杂性和多样性差异构成了村落历史、民俗、宗教、丧葬、婚姻、语言、文字、服饰的不同。每一个村庄都有属于它自己的一段特殊的发展历史。这种发展历史经过长时间的沉淀和积累,形成了独特的村落文化和景观历史文化,并成了生活在其中的人们的共同记忆。这种历史文化记忆不但能增进人们彼此间的情感,促进族群内部的认同和包容,同时还强化了村落人与人之间的自豪感和归属感。
然而,令人惋惜的事实却是,随着一个个村落的消失,这些千年留存的珍贵的传统文化习俗与农耕文明,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在慢慢消失,这些珍贵而无法用经济来衡量计算的财富,不可逆转和挽回,可谓损失巨大。
在德国生活了将近二十年,以往的圣诞节、复活节都会带着孩子们去奥地利老家与公公婆婆共度。那时候,全家人无论在哪里都会赶回来与父母们团聚、饮酒、畅谈、吃婆婆做的传统饭菜、喝当地小镇上酿造的啤酒、说当地的德语方言,情形如同中国人的春节。尽管人种、语言、皮肤都不相同,但是人们对于老家的这份亲情却相似的惊人,可谓四海之内皆有乡情与乡恋。
2014 年圣诞节,我有机会在英国乡下的一个小村庄里度过,亲自感受到了在这个宁静的小山村里,随处可见的英国的传统与风俗,尤其是那里的乡村酒吧令人感触颇深。
无论英国的大都市如何繁荣发达,乡村的建筑还是保留着几百年前的风格与特色,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没有改变,村村都有各种各样的乡村酒吧(Public House),人们每天会在这里相聚、喝酒、聊天,而从这里走出去的人们一旦回到了村子里,也都会在此聚会,即便是已经高官显赫,仍然喜欢到自己乡村的老酒吧里去,一边品麦芽酒一边与自己的老同学老邻居畅聊。这是他们必去的社交场所,是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在世界杯期间,大部分英国人都不喜欢静静地呆在家里看比赛而是跑到乡村酒吧里去,在人声鼎沸之中宣泄自己的情感。所以,英国的乡村酒吧,是凝聚英国人情感和维系社会关系之所。那份喧闹和亲切很像我们中国乡村的闹社火、看大戏、喝喜酒、吃百家宴等习俗。
正因为一直延续了这种生活的方式与习俗,使得英国人的生活方式可以在现代与传统之间随意转换,也所以,英国人可以随时回到乡下去,即便皇室成员。
普通的英国人会在城里现代化的节奏下工作,而完成工作之后一如既往地返回乡村,让自己的节奏停下来,慢慢享受阳光、自然,享受那份老去的生活方式还有褪色的时光,仿佛他们骨子里的浪漫只有在乡村的泥土里才能获得新的营养。
英国人对乡村风光的热爱程度远远超出对都市喧嚣的热爱与迷恋,他们怀念乡村里所孕育的那份宁静与惬意。在弥漫着乡村气息的弯弯曲曲的种满植被的小径上散步,在古老而简朴的乡村教堂里小坐停留,这种乡情令人陶醉,也叫人不免暇想:
什么时候,中国人也能如此生活,在回家、回老家、回城里和回乡下的家之间自由转换与选择,中国的城市与乡村没有过大的区别,城市可以是发展成长的地方,而乡村则是心灵寄存之处,如果那样,无论人走的多远,乡村中的那份乡情与乡愁都会成为凝聚着人们的纽带,那种无形的精神就会无声地传承与延续着。
与其我们不断地唱着悲歌,挽留那些已经不在的旋律,与其羡慕外国那些成功的存在,不如我们积极地行动起来,跟着《乡村地理》杂志一起了解我们的故乡,了解我们自己的历史与故事,参与到我们的重整河山的行列中来。保护与挽救我们的传统文化是全社会的使命。
编辑: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