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先留下的财富(作者:陈平)

来源:文化遗产创意产业研究院 发布时间:2020-07-11

                                                         

                                                                              一、   亲历历史


       2016年11月30日17点35分,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德斯亚贝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1届常会通过审议,批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网上,可以找到全球各国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介绍,关于中国的二十四节气的评述如下:古代中国人把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分成24等份。每一等份被称为一个特定的“节气”。二十四节气起源于中国的黄河流域,以观察该区域的天象、气候和物候的时序变化为基准发展而成,并逐步在全国范围内得到应用,始于立春,终于大寒,周而复始。这种体系世代相传,是传统的指导农耕生产和日常生活的时间框架,对农事活动的指导作用尤为重要。被纳入阳历后,在中国广泛应用,为许多民族所共享。中国很多仪式和节庆都与节气密切相关,如壮族的霜降节和九华县的立春仪式。二十四节气还经常存在童谣、民歌和谚语中。二十四节气的这些重要功能突出了其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必要性,形成族群文化认同的重要性。这种知识体系通过各种正式和非正式的教育方式传播。

          在入选教科文名录之前,中国政府对于二十四节气的保护与推广工作已经非常重视,2006年5月20日,“二十四节气”作为民俗项目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6年11月30日,中国“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2017年5月5日,“二十四节气”保护联盟在浙江杭州拱墅区成立。

         作为国际非政府组织国际民间艺术组织(IOV)的负责人,我已经多次参加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的会议,从巴黎,到肯尼亚、印尼,巴库,再到阿布扎比,每一次都有中国的项目入选,每一次都会因此而为自己的国家和民族感到骄傲,尤其是当中国的这些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世界认同的时候,更加自豪。至今想起来,心情都会很激动,尽管我只是一个参加者,一个见证者,但是能够亲历历史,也是一种幸福。

       11月30日,会议一开始的时候,各个国家的申遗过程并不是那么顺利。由于阿塞拜疆的民间传统美食手工引起了激烈的辩论,各国代表意见不一,导致会议不断延后。就在孟加拉非遗项目零突破之后,比利时的项目也顺利过关。会场气氛一下子凝重起来。 那一刻我正好在现场,可谓亲历历史。非常幸运,我又一次亲历了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与口头传承名录的瞬间。

       终于轮到了中国的二十四节气,来自中国的代表成员们无一不是紧张的屏住呼吸,我拿着手机走到前面,希望帮助他们记录下申遗成功那一刻的表情。由于中国民俗学会是代表非政府组织,座位与我们IOV离的很近,而文化部代表了中国政府,所以大家坐的区域不在一起。从大会宣读二十四节气的内容到听到申遗成功的结果,在现场的人都非常紧张。中国代表团成员、与中国友好的朋友们,也从紧张,等候,焦虑,到兴奋,开怀。 很多媒体都跑到了官方代表团的位置。大会宣读完二十四节气的内容和入选理由之后,全场无一人反对,顺利过关。很多国家代表都纷纷走过来向中国表示祝贺。瞬间,二十四节气成为微信朋友圈中热议的话题。

       记得2001年5月1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宣布第一批“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以下简称“代表作”)名单,当年全球共有19个申报项目入选,其中包括中国的昆曲艺术,中国成为首次获此殊荣的19个国家之一。当时,中央电视台在新闻联播里简单播报了一下,在普通百姓的记忆中几乎就是蜻蜓点水,惊鸿一瞥,人们很快就忘记了。

        到2016年,十五年过去了,二十四节气的成功入选几乎成为每一位中国人都耳熟能详的文化重大事件,几乎人人都在微信里转发、议论。这个现象是中国政府十六年来的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程度日益加强与提高的体现,也显示了普通百姓对于传统文化的回归与新的认知。十五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词,从陌生,深奥到成为热搜词汇与重要词汇,昭示着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与传承工作也越走越实在。还有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那就是凡是与百姓生活休戚相关的传统内容、与百姓生活靠的非常近的民俗内容、人们在生活中经常接触、有关联的内容,就会得到大家的重视和互动。

         申遗的过程体现了各国政府与百姓对于文化价值的重视与否的态度,同时也是国家经济实力的一种显示。孟加拉的项目经过很久的争执主席团才决定通过,孟加拉的成员们兴奋地在现场唱起了美妙的歌谣,感动了大家,我情不自禁也走过去向他们表示祝贺。与中国代表团的阵容庞大相比较,孟加拉显得有点势单力薄。而且这也是孟加拉历史性的突破。但是他们的歌声却令人难忘。可见无论国家大小,在文化与文明的面前,都是平等的,没有高低与贫富之分。

    

                                                                                 二、 仰望祖先

 

         我相信,没有哪个民族,能像中华民族的祖先这样把大自然的气象观测的如此清晰,并整理出一套完整的缜密的节气科学文化体系。我们的祖先把节气与气象科学、农业科学、自然科学、医学科学、生活常识、乃至民俗与民风结合的这样密切,观测的这样精准,细腻、普及,不仅建立了我们自己的美学体系,生活体系,科学体系,而且还把节气在日常生活中应用的这样广泛。

        我国最早的关于物候的专著是西汉初期的《夏小正》,书中是按照一年十二个月的顺序,分别记载了物候、气象、天象和重要的政事、农事活动,如农耕、养蚕、养马等。因此可以断定,中国是世界上研究物候学最早的国家,而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长期对天文、气象、物侯进行观测探索和总结的结果,对农事耕作具有相当重要和深远的影响,一般更适用于黄河流域一带的农事活动,指出气候变化、雨水多寡和霜期长短。

         在中国,二十四节气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每隔半个月就会有一个节气出现。相信每一个中国的孩子都会从大人的口中得知这样的话:今天冬至了,要吃饺子了;今天清明节了,要去给祖先扫墓了;明天秋分了,夜长日短了。很多孩子也会背诵:“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

         与西方医学不同,中医与中国哲学相辅相成,把人当作大自然的一部分,认为人与大自然是和谐统一的,人应当适应自然规律,生活如此,饮食方面更是如此,很多人都会被中医甚至是长辈叮嘱:立春了,要增辛、少酸、养肝脾;雨水了,要防上火护肝脾;立夏了,要增酸、减苦、重养心;大暑了,要吃苦、防中暑;立秋了,要祛暑清热、多酸少辛………

         据资料显示,二十四节气,是按照类别进行区别于分类的,比如春分与秋分、夏至与冬至、和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是反应季节的。而且春分和秋分的时候,是太阳高度变化和季节的转折点,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则分别表示四季的开始。

        而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五个节气,反映一年中最热、最冷时期来临以及寒暑变化。所谓的大与小,是表示了气候的冷热变化。顾名思义,所谓大暑的时候也就是一年最热的日子,而大寒则是一年中最冷的日子。这些约定俗成的名称与季节的变化十分贴切而且准确无误,高度地显示了我们祖先的智慧与能力。

         在与“水”字与“雪”字相关联的节气中,清楚地表明了降水与降雪的时间与强度,如雨水、谷雨、小雪、大雪。而白露、寒露、霜降三个节气,不仅从字面上来看,优美而富有诗意,也表示了低层大气中水汽凝结、凝华现象,反映出温度逐渐下降的过程和每个节气温度下降的程度。温度先是开始降低,然后水汽凝露较多;之后,温度下降更低,不仅白露更多,而且天气明显转凉,只是还没有到结冰期;最后温度降至摄氏零度以下,水汽凝华为霜。这些节气反映了气候特征,而且将中国古人对于大自然的总结能力,科学应用能力体现到了极致。每一个节气的名称,充满了中国文字的精确与内涵,令人对古人充满了敬意。

         二十四节气中,有四个节气是与农作物有关,农夫可以根据这几个节气的到来,决定自己的收割与耕种:小满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夏季的第二个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写道:“四月中,小满者,物致于此小得盈满。” ;“小满小满,麦粒渐满”。小满的含义是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饱满,但还未成熟,只是小满,还未大满。这两字充满了喜庆而又非常收敛的色彩,表达了一种收获在即的喜悦。因为此刻的麦类正由青转黄,再过两周,田野里便是一片金黄。为什么二十四节气里,如“小暑”之后便是“大暑”,“小雪”之后便是“大雪”,“小寒”之后便是“大寒”,按道理,“小满”之后也应该“大满”,但却是“芒种”呢?这是疏忽还是有意为之?

         根据《说文解字》的解释:满,盈溢也。正所谓“水满则溢,月盈则亏”。一切达到极致后必然走下坡路。如此理解,就可以明白,其实,这是中国祖先智慧所在,也是中国古代哲学的精华所在,所有的事情,都要张弛有度,不能达到最高最满负荷,就像中国儒家传统讲究中庸之道,任何事情均不可以“太满”无论说话还是做事情,都要留有余地。物极必反,否极泰来,任何事物都有一个极限,达到饱和的时候,便会走向衰落。因此,“满招损、谦受益”。

         《月令七十二侯集解》:“五月节,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小满之后,五月来临,进入“芒种”。芒种,从字面上看,指的是麦类等有芒植物的收获,芒种的“种”字,是指谷黍类作物播种的节令,意思是所有有芒的麦子、稻子都可以下种落地了。“芒种”二字谐音,表明一切作物都在“忙种”了。而此时,长江中下游地区也将进入多雨的黄梅时节,恰好可以灌溉大地,而农人们也开始了一年之计最忙碌的耕种季节。

       在福建民间流传着芒种边,好种籼,芒种过,好种糯的顺口溜;而陕甘宁一带则流传着 “芒种忙忙种,夏至谷怀胎”的谚语;贵州人说:芒种不种,再种无用。在江苏却称之为:芒种插得是个宝,夏至插得是根草。无论怎样说,到了芒种的时候,我国从南到北都在在忙着下种了,农事进入了第一个高峰。

        元代杰出理学家、经学家、教育家吴澄(1249年2月3日—1333年8月5日)在他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写道:“惊蛰,二月节。《夏小正》曰:正月启蛰,言发蛰也。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 最后一句,非常形象地描写了动物们纷纷苏醒,有的钻出土壤,有的浮出水面愉快的景象,而草木们也仿佛一夜之间抽穗发芽,纷纷更换绿装,盎然的生机骤然浮现。

       我本人很喜欢“大地听惊雷”这句话,它有一种气势,一种动态,让人觉得潜藏了一个冬天,忽然大地复苏,动物惊醒,草木返青,天上响着惊雷,而地下蜇虫复苏,仿佛告诉人类春回大地,希望升腾的音讯。这也是中国汉字所拥有的独特力量,中国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与生活实践经验都蕴含着一种力量,这种力量,伴随着中华民族走过了漫漫几千年,生生不息,代代相传,这种力量,也影响着人类的发展,为世界提供了不朽的经验与中国式的智慧,惠及的当下,更福祉于后代。

 

三、  传承的力量

 

       中国是拥有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大国,是世界上入选联合国教科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最多的国家,力拔头筹,也当之无愧。截至2018年12月,中国已有40个项目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总数位居世界第一。其中,32个项目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7个项目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个项目入选优秀实践名册。40个项目的入选,体现了中国日益提高的履约能力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水平,对于增强遗产实践社区、群体和个人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激发传承保护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在国际层面宣传和弘扬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国精神和智慧,都具有重要意义。

        我非常赞同文化部非遗司前任副司长,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王福州先生的观点,我也知道对于二十四节气的推广与申遗,他所付出的心血和精力,他在一篇题为《“二十四节气”踏上申遗之路》(2016年4月18日)的文章中之处:“ 我们需意识到非遗所强调的不仅是物质成果,其蕴藏在这些物化形式背后的精湛的技艺、独到的思维方式、丰富的精神蕴含等,更是非遗的本体。例如,古琴艺术,我们看到的是古琴和演奏家,而构成真正意义上非遗的,是我们看不到的古琴的发明、制作、弹奏技巧、曲调谱写、演奏仪式、传承体系、思想内涵等等。如古琴艺术,很多非遗项目虽然通过物化的形式得以呈现,但其价值主要依赖传承人口传心授。也正因此,非遗重视人的价值,重视活的、动态的、精神的因素,重视技术、技能的高超、精湛与独创性,重视人的创造力,以及通过非遗反映出来的该民族的情感及表达方式、传统文化的思维方式等。这对于我们复兴先进的文化传统尤为关键”。这段话,高度概括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正含义何在,我们保护与传承的目的何在,传统文化的精髓应该如何正确地传承与延续。

          同时他还指出“申遗只是一种手段,面向未来,传承文化传统的基因是根本”。

         本人曾经做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蓝皮书(2015)》的主编,有机会深度参与了一些非遗项目的调研与写作工作。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烟波浩渺,据文化部公布的数据,共有八十七万多非遗项目,几乎是遍布全国的各个角落,有的使人们耳熟能详,休戚相关的,有的是人们几乎从来没有听说过,非常陌生的。有一点可以确定,那就是这些项目都是我们的祖先在与大自然相处的千百万年里,用实践、劳动获取的经验,也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与载体。在每一段历史发展的长河中,都有着其各自独特的作用。但是随着社会的日益进步与发展,随着高科技的日新月异,很多传统的的生活内容、生活方式在逐渐改变,随着高科技的日益发达,很多生活中的常态化内容已经在逐渐退化,很多传统的流传方式也在改变中。随着二十一世纪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随着各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审美观念、消费习惯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可以说是电子时代彻底打乱了传统的生活方式与传统秩序,新的生活模式在给人们带来便捷与舒适的同时,也进一步解构了以往的时代。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和现代化农业技术的发展,随着高科技与日新月异的科技技术的提高,“二十四节气”对于农事的指导功能逐渐减弱,但在当代中国人的生活世界中依然具有多方面的文化意义和社会功能,鲜明地体现了中国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规律和适应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彰显出中国人对宇宙和自然界认知的独特性及其实践活动的丰富性,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智慧和创造力,也是人类文化多样性的生动见证。   

       在社会转型的时代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大量内容的保护与发展不仅需要政策与资金的支持,同样需要保护策略与发展模式的转变。创意思维的介入、文化精英的聚集、传承人的培养需要兼顾市场与文化的需求,形成艺术与体验相融的经济形态。淳朴、善良、美好的品质是民间艺术现代衍生的伦理至善,是建立在文化反思基础上的价值取舍,避免模式转变中的短视行为和短期效益。市场有着自身的运行规律,民间艺术的“生产性保护”也应当遵循一般的商业机制,实现创新与保护两种发展路径的自觉区分。

         创意思维与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以及民间艺术的资源化、产业化,不仅是对艺术本身的人文关照,也同时与社会变迁所引发的价值转化愿景相匹配。与市场链接的民间艺术产业化是收益与风险并存的发展思路,正如亚当·斯密(Adam Smith,1723—1790)所描述的那双“看不见的手”不仅会通过市场化激发劳动群体更大的生产热情,在某种程度上也喻示着生产、经营中潜在的风险。产业化的发展思路需要文化精英及运营人才的介入,民间艺术的“生产性保护”不仅需要“合理利用”,同时也需要供需和谐、营销通畅的运营生命力。

       任何一种艺术形式的存在,与当时的社会环境、人文环境、社会的发展速度、制度的重视程度以及社会的集体响应是分不开的。今天,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公约》的出台,到各国政府的积极响应,制定保护政策,都给与了民间艺术的复苏一个新契机。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回归,以及对于非电子时代所拥有的那种自然充满眷恋和怀念,又给民间艺术提供了一些机会。而近几十年,高科技迅猛发展,虽然给人们的物质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但是人们内心所向的却是田园式的,因此,承载着地方人文风俗、历史记忆的民间艺术就有了新的机遇。  

       全球化背景下,世界文化遗产在管理尤其是产业开发之时都面临着几大问题,第一是与生俱来的非营利机构(文化事业)性质与市场经济的矛盾;第二是资金问题在国家财政支持紧缩减少情况下越发突出;第三是在多元文化、新媒体、娱乐消费潮流下,传统文化遗产的营销策略如何得到民众(消费者)认同。面对这些矛盾,只有在保护前提下,将文化遗产的公益性和产业功能充分整合,才能真正实现它的“永续利用”。世界各国在这个基本理念确立前提下,开展了各种开发经营模式。

        人类进入了高科技时代,也是互联网飞速发展的时代,越来越多的科技发明,无不挑战着人类的传统生活方式,那种鸡犬相闻、阡陌交通、鸿雁传书、围炉夜话的传统生活方式离我们越来越遥远。雍正皇帝曾经编过一本《悦心集》,其中所提到的他自己理想中的生活方式 “使居有良田广宅,背山临流,沟池环匝,竹木周布,场圃筑前,果园树后”、“蹰躇畦苑,游戏平林,濯清水,追凉风,钓游鲤,弋高鸿。讽于舞雩之下,咏归高堂之上。”、“弹《南风》之雅操,发清商之妙曲”。这大概也是当代人所向往的理想式的生活方式;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也描绘了一个理想的生活形态。但是,理想与今天的现实还是有巨大差异的, 留住传统中的精华元素,将其融入现代生活,人类将会变得更加富有智慧和创新精神。   

        传承,是整个社会的集体行为,需要有序、积极主动地持续推进。民间艺术的复兴需要注入新的时代的力量和内容,活在当下,延续给后人。为了融入现代社会,为之发展而服务,就必须全方位大力开展各项商业广告宣传和公关活动,以便让受众了解和接受,同时争取社会资源。

        对于政府而言,需要坚持不懈地在政策上给与支持,在方向上给与指点,在经济上也要给与必要的支持,设立相关的发展基金,同时要调动整个社会的积极性,发动群团组织,特别是民间自发的行业协会或非政府组织,这些社会力量可以分担很多政府层面无法顾及的工作,政府需要在管理层面和政策制定层面发挥其作用,放手让民间去做更加细致更加务实的工作,比如,在很多国家都有不同的民间手工艺组织和协会,很多爱好者基于对于一个手工艺或者民间艺术的热爱,自发地组织起来,进行传承、保护、培训并组织各种集市、交流、买卖活动,人们通过这些活动,刺激、保护、促进了民间艺术的发展。

          文化是带着历史的记忆和温度的。任何一种文化遗产都是在人代代传承的前提下,流传起来,绵延不绝的,中华文化五千年,可以向世界展示的内容还有很多,文化工作者们任重而道远,为了中华文化的复兴,继续努力!(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