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手工艺如何薪火相传(作者:陈平)

来源:文化遗产创意产业研究院 发布时间:2020-07-10


       世界上现存的民间艺术,特别是手工艺技艺的发展与演变历程是人类发展历程的见证,是人类在与大自然的相处过程中不断成长、不断完善自我,进而创造出来的灿烂而丰富的艺术,是人类的智慧结晶。但是,随着21世纪高科技的发展以及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审美观念、消费习惯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可以说,电子时代彻底打乱了传统的生活方式与秩序,新的生活模式在给人们带来便捷与舒适的同时,也进一步解构了以往的时代。

      工业化、低成本、大批量的生产方式,现代科学技术的介入,取代了很多传统的手工艺技艺,因为产业的衰退而导致许多手工艺技艺的锐减,传统的手工艺作坊以及家庭传承的封闭式小型生产方式,已经难以适应当今的市场需求,传统的美学观念与当下的消费与审美观念有着一定的差距,更大的困境是随着老一代师傅的离世,学徒与传承人的不足,导致让传统手工艺后继乏人。全球越来越多的传统手工艺技艺面临着危机和挑战,有的技艺已经以不可逆转的态势慢慢消逝。

       民间艺术和手工艺的复活,需要生活形态和生活空间的再现,假如能够将其融入到当代生活中,进行改良、提升,使之更加符合当代消费者的审美标准和实用需求,更加富有时代的特色,那么有些技艺还是能够良性发展的。

       从2013年起,我有机会参与贵州省民间手工艺的相关项目中。我们组织了一个由艺术家和学者组成的国际团队,深入到黔东南地区,对当地的银匠、蜡染、苗绣、马尾绣、锡绣还有丹寨石桥造纸等丰富多样的民间手工艺术进行了调研。发现很多艺人的技术都非常精湛,但是由于文化水平与设计能力较弱,市场销售能力也有限,加上缺乏对于当代消费者的需求与审美观缺乏了解,使得他们的手工艺品停留在被动的维持阶段,必须借助政府的力量以及一些设计师的帮助来进行提升与完善,所以,我们与贵州省经济信息委员会、贵州省中小企业局联合对手工艺人进行了培训,培训内容从当代市场的需求到设计理念、经营模式等范围,后来又借助贵州省政府支持举办的国际民间艺术博览会这个平台,将更多国际资源引入当地,让贵州省的民间艺人与更多的国际手工艺人之间进行交流与互动,从设计样式、制作方式、色彩运用、跨材质与多用料以及文化背景发生碰撞,并通过举办类似“国际手工艺创意培训”等计划让当地手工艺者了解、学习到更多更适合当代生活美学和实用性的创新设计。

      之后,我们还带着几位绣娘到欧洲去跟随政府的官方访问团队、政府领导一起出访,展示他们的艺术作品,这样做,不仅使他们增强了自信心,民族自尊心也得到了提升,同时还可以大开眼界,看到了欧洲最时尚的艺术作品和设计水准,他们非常高兴,回来后,在新的创作中,有了很大的提升,有的绣娘甚至开始为爱马仕等著名产品进行加工、承接订单等任务,当地政府给与了很大的政策性支持,经过社会多方努力,这些艺人们的经济状况有了很大的改善,设计能力都得到了提升,并且激发了他们新的创作能力。民间艺术也得到了良性的传承与发展。

       通过这些实践,我总结出如下一些思考:

       第一, 以民间艺术为代表的各国各民族的文化遗产,特别是手工艺技艺普遍存在着濒危性和脆弱性,这决定了我们必须把抢救、保护、整理和传承放在第一位。

       第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别是民间艺术的活态流变性,决定了我们要尽可能避免以静止、凝固、僵化的方式去保护,而是应该在不改变其内在规律、原有形态的自然演变的前提下,尽可能寻找生产性保护的方式,助力其有序发展并有能力可持续发展,其发展的核心要适合当代人的价值观与审美观,同时,政府与有关组织层面应该给与积极的政策引导、技术支持、甚至与旅游开发等的良性互动结合,同时必须提升传承人的生活水平,激发其传承的积极性与创新能力。

       第三, 坚持“创意产业化”和产业结构升级。自主创新不仅体现在对历史文化的选择上,更体现在文化素材的整合运用上,并使之转化为有形的、具体的消费体验方式,与市场和受众接轨,最终实现产业链的完善和规模经济。

      第四, 要设立传承人学校或者职业技术学校,让一些无法进入大学的山区青少年通过职业技术的培训,掌握民间手工艺的技术,作为生存的基本能力和手段;促进社会对这些传统手工艺的共同认知,使传承作为社会有序的一个常态化发展。

       历史的发展总是新旧事物循环反复、交错替代的过程,但我们的使命和责任就是要留住那些辉煌而灿烂的内容,把它们保存好,完整地交给后人,让它们继续散发原有的光芒。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