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遗・泉州 探寻古城风华,回溯千年遗响

来源:文化遗产创意产业研究院 发布时间:2021-07-28


世遗・泉州
探寻古城风华,回溯千年遗响
World Heritage Quanzhou

7月25日,在福州召开的第44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审议表决通过了“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项目,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它也意味着中国的世界遗产总数达56处,仅次于意大利,居世界第二。


图片
世界遗产 泉州 图源/网络


会议决议认为,“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反映了特定历史时期独特而杰出的港口城市空间结构,其所包含的22个遗产点涵盖了社会结构、行政制度、交通、生产和商贸诸多重要文化元素,共同促成泉州在公元10—14世纪逐渐崛起并蓬勃发展,成为东亚和东南亚贸易网络的海上枢纽,对东亚和东南亚经济文化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截至今日,泉州的国家级非遗项目已经达到36项,位居全国地级市前列;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4处,约占全省三分之一。泉州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方面亮眼的成绩,离不开一代代泉州人尊重历史又勇于创新的守护。



图片

△泉州朝天门夜景,五代时期城门 图源/泉州晚报 陈起拓


泉州是座神奇的城市,这里完整地保存着唐代以来的传统文化思想体系,可谓是文化传承有序、思想协同发展的典范,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更是人类社会的文化遗产。



图片

 

“丝绸之路”最早于1877年由德国地貌学地质学家李希霍芬提出,原指中西丝绸贸易陆上通道,后来法国汉学家沙畹又提出“海上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有陆、海二道,陆上丝绸之路是中国古代经中亚、西亚以及欧洲、北非的路上贸易通道。因大量中国丝和丝织品多经此路西运,故称丝绸之路,简称丝路。


图片

△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路线

 

泉州(阿拉伯语和西方文献中称“刺桐”),位于中国东南沿海,是一座写满海洋记忆的港口城市,已有1300多年历史。泉州城建于沿海平原,北依清源山,南临晋江,东北为洛阳江,两江在城东南汇入泉州湾。

泉州是个天然良港,水深,避风,南北往来大小船只都可以久停,淡水供应充足,“视诸湾澳为大,往来舟船,可以久泊。”泉州海岸线绵延曲折,全长达500多公里,沿海分布有多处天然深水良港,具有优良的航运条件。

图片
△泉州地理位置 图源/google map 

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外贸易通道。广东的广州、福建泉州、浙江的宁波、江苏的扬州等,它们在不同时期分别起过不同的作用。

它兴起于秦汉,发展于隋唐,繁荣于宋元,衰弱于明清,它与陆地“丝绸之路”南北呼应,相互补充,“舟舶继路,商使交属”对古代中国经济文化的对外交流发挥了重要的桥梁作用。
 

图片

△中国最长的跨海石桥 泉州安平桥 图源/网络

泉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城市,自唐代开始,即为中国南方四大对外通商口岸之一。宋末至元代,超过广州和宁波(明州),以“刺桐港”之名驰誉世界,成为与埃及亚历山大港媲美的“东方第一大港”,曾呈现市井十洲人”、“涨海声中万国商的繁荣景象。市舶番坊,丝路勃兴,梯航万国,相当于今天的上海。 


1991年2月14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海上丝绸之路考察团乘坐“和平号”巨轮抵达后渚港,开始了在泉州的6天考察之旅。此次考察活动结束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又在泉州陆续开展了多项活动,确立了泉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起点的地位。


图片

开元寺东西双塔,是泉州的文化地标 图源/网络

 

图片


多元文化在泉州交融发展,是世界海洋商贸繁荣发展的历史产物,而海洋商贸繁荣昌盛,是泉州的“地利”和“时势”双重作用的结果。在古代,泉州地少人多,传统农耕不足以维持生活,因濒临大海,泉州人很早就懂得向海讨生。


图片

因濒临大海,泉州人很早就懂得向海讨生 图源/网络


泉州港的海外交通,兴盛于唐代。唐代泉州造船业也相当发达,所造海舶“身长十八丈,次面宽四丈二尺许,高四丈五尺余……可贮货品二至四万担之多”。

 

据《新唐书》《广州通海夷道》记载,唐代泉州通往南海的远洋航线,由泉州港启航,南行到广州,经海南、西南沙,到新加坡海峡,过苏门答腊,穿马六甲海峡,横越印度洋到印尼及斯里兰卡,向西航行到波斯湾的幼发拉底河口,再搭乘小船沿波斯湾西海岸到达亚丁湾附近。


图片


图片

△浮世荒波之中,自然赋予了泉州独特的个性 图源/网络


五代时,泉州为闽国辖地,闽王王审知很重视海外贸易,“招徕海中蛮夷商贾”,泉州的海外交通得到快速发展。五代后期,泉州扩大了城市范围,并增辟道路、建置货栈,以适应海外交通贸易发展的需要。


宋元两代,泉州港迎来鼎盛时期,被誉为世界最大贸易港之一。


宋代时,泉州海外交通畅达东、西二洋,东至日本,南通南海诸国,西达波斯、阿拉伯和东非等地。为加强对海外贸易的管理,宋哲宗元祐二年(1087年)朝廷在泉州设置“市舶司”,对外商实施优惠政策,鼓励来华贸易,之后又设“来远驿”,以接待贡使和外商。



图片

北宋年间,朝廷设立福建市舶司于泉州 图源/网络

 

元二十八年(1291年),马可·波罗记述:“亚历山大或他港运载胡椒一船赴诸基督教国,乃至此刺桐港者,则有船舶百余。”公元1345年,摩洛哥大旅行家伊本·白图泰到中国访问。他在游记中记载:“刺桐港为世界上各大港之一,由余观之,即为世界上最大之港,亦不虚也。余见港中,有大船百余,小船则不可胜数矣。”反映了宋元时期,作为海上丝绸之路起点的泉州港“涨潮声中万国商”的盛况。



泉州有三座桥作为宋元时期泉州100多座桥的代表
勾勒了水陆联运的大致脉络



图片



图片

△最长跨海石桥 安平桥 图源/网络


安平桥建于南宋绍兴八年(1138年),361座桥墩托起2.5公里石板,是中国现存最长的跨海石桥。安平桥曾经是泉州海陆联运系统的节点,到港货物经此运往内陆,打通泉州湾向南到漳州、广州的运输通道。
 
泉州市北边还有一座洛阳桥,打通了泉州港向北到福州和内陆的通道;城内的顺济桥,则是货物与商人进出城的通道

图片

洛阳桥是泉州北上福州乃至内陆腹地的交通枢纽 图源/吴云轩
 

图片

△顺济新桥与旧桥 图源/网络


图片


泉州的发展源自西晋末年,永嘉之乱后西晋灭亡,人口大规模南迁,其中有八个中原大姓到福建定居。流散到泉州的人怀念故土,将流经泉州的河流起名晋江。南下精英带来了中原文化,包括闽南语,就发源自古代河南话。


图片

△泉州:闽南文化的源头 图源/网络

 

他们带来中原先进的生产工具与技术,开垦荒地、兴修水利;隋唐时期,泉州继续发展成更大的城市,天宝年间(742~756年)泉州港已号称“市井十洲人”。


从唐至元,泉州影响力遍及亚欧。


意大利人马可·波罗说:“商货宝石珍珠输入之多竟至不可思议。”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也说:“求知要不远万里,即使远在中国。”


图片

泉州安溪铁观音远近闻名 图源/网络


泉州历史悠久、文化深厚、物产丰富,既有制作优良的茶叶、丝绸、漆器,还有瓷器建窑、德化窑,所产“兔豪盏”、“象牙白”、“梅子青”都是外商争购之物,供充足的货源,为开辟丝绸之路提供各种商品。


图片

△宋代·德化窑青白瓷大罐(左)磁灶窑点褐彩梅瓶(右


据元朝《岛夷志略》一书描述,从泉州输出的各种商品销往海外60多个国家,以丝绸为主,贸易相当频繁,“刺桐缎”在当时享誉海外。宋朝时,泉州的丝绢等物在朝鲜、东南亚地区均有销售,贸易进一步扩大,此时以瓷器为主。


泉州青瓷、德化白瓷等,远销海外,广受欢迎。


图片

泉州德化瓷 图源/泉州网


从海外驶回泉州的船,携带大量香料和药材,如乳香、沉香、胡椒等。香料是宋元时代泉州海外贸易最重要的一项进口商品,南宋担任过泉州市舶司提举的赵汝适在《诸蕃志》中介绍的海外诸国商品,大部分是香料。


香料价值不菲,非普通人所能享用,而泉州恰好存在一群十分特殊的消费者。

 

  

图片

△泉州市永春达埔镇因盛产篾香,闻名海内外 图源/网络


至宋元时期,活字印刷术十分发达,从泉州逐渐传入日本,直接推动了日本的印刷术,随后日本开始模仿刻汉族书籍及各种佛经。福建出版的书籍,通过泉州港的传播,促进了汉字文化在亚洲的重要发展。四大发明是中国古代无法超越的高峰,不但推动了国内文化的高度发展,还传向海外,促进了航海的大发现。


图片

△活字印刷术 图源/网络

 

图片

 

泉州,是被神佛庇佑的城。朱熹写过:“此地古称佛国,满街都是圣人”。


从开元寺穿越到清净寺,在泉州城里,烟火氤氲不息,所闻的尽是沉香弥漫的味道。没有哪座城市,在21世纪的今天还能保留着如此浓厚和庞杂的宗教文化。一千多年间,宗教潜移默化到古城的每一处。


图片

△泉州,号称“泉南佛国”  图源/网络


如同圣地,万教朝拜于此,满城烟火皆信徒。泉州,是这样一个蔚为大观的地方。连游佛四方的弘一法师,最后也还是回到泉州,隐居开元寺,静修佛事,度过人生最后时光。

 

泉州枕山面海,四时如春,自古有海滨邹鲁、文献名邦之誉。作为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泉州拥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0处,省级文物40处。隋唐以来,宗教衍播,儒、释、道并兴,号称“泉南佛国”。


图片

洋溢着烟火气与人情味的泉州  图源/网络

 

宋元时期泉州海外贸易发达,各国客商众多,有大量阿拉伯和波斯商人侨居于此。中西往来频繁,东西文明互动,多元文化激荡,各种宗教相继入泉。


包括伊斯兰教、摩尼教(明教)、基督教、天主教、印度教(婆罗门教)、犹太教、日本教等,留下众多宗教遗迹。


图片

泉州有“世界宗教博物馆”之称


故泉州有“世界宗教博物馆”之称,至今还有几万名阿拉伯侨民后裔生活在泉州。在我国文化输出的同时,海外文化的引进,为国内外文化交流做出巨大贡献。

 

泉州保留着浓厚和庞杂的宗教文化 图源/网络


如今,还存有开元寺、清净寺、老君岩、摩尼光佛等许多石刻,是古代泉州宗教文化的历史见证,也是海上丝绸之路外来文化在中国的传播见证。


图片

  


 

图片

  

 

图片

 


多元社群宗教建筑河造像


 ・开元寺・


图片


开元寺位于泉州古城核心区域,是中国东南沿海重要的文物古迹,也是福建省内规模最大的佛教寺院。寺始创于唐初垂拱二年(686年),初名莲花道场,开元二十六年(738年)更名开元寺。至今保留着中国古代大型佛寺建造成型初期的经典布局,即在中轴院落东西两侧另建塔院,该布局在14世纪后已很少出现,非常珍贵。现存主要庙宇系明、清两代修建,南北长260米,东西宽300米,占地面积78000平方米。

 

老君岩造像


图片


位于福建省泉州市北郊的清源山右峰,罗山、武山之下,系道家创始人老子的大型石刻造像。整尊造像为天然巨石雕刻,世所罕见,坐北朝南,巍然端坐,背屏清源,面对古城,空山幽谷,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石像高5.63米,厚6.85米,宽8.01米,席地面积为55平方米。

 

泉州清净寺


图片


位于福建省泉州市涂门街是阿拉伯穆斯林在中国创建的现存最古老的伊斯兰教寺,始建于北宋大中祥符二年(公元1009年),是年为回历400年。1961年,清净寺被国务院列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世纪90年代列为“中国十大名寺”中唯一入选的伊斯兰教清真寺。是宋元时期远跨重洋来泉州的波斯、阿拉伯等商人的珍稀物证。它见证了10至14世纪泉州海洋贸易繁荣时期,中国与阿拉伯地区密切的经济与文化交流,是体现世界海洋贸易中心多元化社群的代表性遗产要素。

 

伊斯兰教圣墓


图片


伊斯兰教圣墓,位于泉州东郊灵山南麓,史载为唐武德年间(公元618-626年)来华传教的穆罕默德四贤徒的墓葬。是我国现存最古老、最完好的伊斯兰教圣迹,现存两墓并列,墓盖用花岗岩雕刻,墓后倚山建马蹄形回廊,具有典型的唐代建筑特色。是研究泉州海外交通史及伊斯兰教传播史的重要史迹。

 

草庵摩尼光佛造像


图片


作为宋元泉州摩尼教传播的重要见证,草庵摩尼光佛造像是世界唯一保存下来的摩尼教教主石刻造像,显示了世界海洋商贸中心强大的文化包容力,为宋元泉州世界性多元社群间广泛的价值观交流奠定了基础,是体现世界海洋贸易中心多元化社群的代表性要素。

 

 

行政管理机构与设施遗址

 

市舶司遗址


图片


市舶司遗址位于泉州古城罗城的镇南门外、翼城的南熏门内。是宋元国家政权设置在泉州管理海洋贸易事务的行政机构,既是古代泉州海上商贸管理制度的重要实物见证,亦是泉州港繁荣的历史见证之一,为研究泉州地区古代商贸管理制度和泉州海洋贸易提供了重要史料价值。


德济门遗址


图片


德济门遗址南面紧邻晋江,是宋元泉州城的南门遗址。建于南宋绍定三年(1230年),元代改为石筑,明洪武初年修缮并增建月城(瓮城),清代亦有修缮,沿用700余年,1948年损毁。是体现世界海洋贸易中心管理保障的代表性遗产要素,也是城市南部商业城区的重要地标,体现了官方对海洋贸易和城市商业发展的行政保障。


九日山祈风石刻


图片


九日山为泉州清源山支脉,以风景秀美、古迹众多而闻名于世,山高80余米,有东、西、北三峰环拱,现存主要胜迹有八戒石、翻经石、高士峰、老佛岩、姜相峰、姜相墓、陀罗尼经幢等。


九日山最突出和最珍贵的是摩崖石刻,在东西两峰的摩崖上,有宋至清的题刻75段,其中有反映海外交通的13方祈风石刻,记载了从北宋崇宁三年(1104年)至南宋咸淳二年(1266年)泉州郡守偕市舶官员为“番船”祈风,预祝一帆风顺、满载而归的史实。这些石刻是古泉州海外交通的重要史迹,也是我国与亚非各国人民友好往来的历史见证。


 

文化纪念地史迹

 

泉州天后宫


图片


泉州天后宫素来被认为是海内外建筑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祭祀妈祖的庙宇,也是大陆妈祖庙中唯一被国务院审定公布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长期以来,由于妈祖故里莆田隶属于历史上的泉州管辖,也由于泉州一度为中国最大的对外贸易港口,随着泉州民众不断地向东南亚各国及台湾地区移民和进行贸易活动,妈祖信仰经由泉州向这些国家与地区广泛传播。

 

真武庙


图片


真武庙位于泉州城东部石头山麓的晋江北岸,是一组依山势而建的院落式建筑群。其主体格局形成于10世纪,历代修整,整组建筑依山拾级而上,重点遗存包括山门、拜亭、大殿。真武庙所承载的海神信仰是宋元时期商人群体从事海洋商贸的重要精神寄托。这里同时是泉州官员祭海的场所,体现了政府对海洋贸易的鼓励和推动。


南外宗正司遗址


图片


南外宗正司遗址位于泉州市鲤城区古榕巷60号院内,是一处掌管宋代外居宗室事务的官署和南宋皇族居住遗址由芙蓉堂、睦宗院、惩劝所、自新斋、天宝池、忠厚坊等构成,面积约45080平方米。对研究南宋时期宋代外居宗室迁移到泉州、在泉州生活、参与海外交通贸易,促进泉州政治地位的提高、社会经济发展和文化的繁荣等方面有重要的意义。

 

泉州文庙及学宫


图片


泉州文庙及学宫位于10世纪泉州城东南部,始建于唐开元末年(739-741年),北宋太平兴国初年(976年)移建今址,主体格局形成于南宋绍兴七年(1137年),是一组院落式建筑群。其中,文庙是古代官方纪念和祭祀儒家思想创始人孔子的场所,学宫是古代泉州的最高等级教育机构,体现了世界海洋贸易中心多元社区的代表性遗产要素。


 

桥梁、码头、航标塔组成的水陆交通网络

 

洛阳桥


图片


洛阳桥,曾用名“万安桥”,是中国福建省泉州市境内连接台商投资区和洛江区的一座桥梁,位于洛阳江水道之上,也是著名的跨海梁式大石桥,素有“海内第一桥”之誉,是古代“四大名桥”之一。

 

安平桥


图片


安平桥,曾用名五里桥、西桥、安海桥,中国福建省泉州市境内连接晋江市南安市的一座桥梁,是世界上中古时代最长的梁式石桥,也是中国现存最长的海港大石桥,是古代桥梁建筑的杰作,享有“天下无桥长此桥”之誉。

 

顺济桥


图片


顺济桥始建于南宋嘉定四年(1211年),是福建省泉州市境内一座连接鲤城区江南街道与临江街道的桥梁,位于晋江之上,泉州古城南门(德济门)外,因近顺济宫(天后宫)而得名,因迟建于上游石笋桥,俗称“新桥 ”。 

 

江口码头


图片


落座于泉州市古城东南的晋江北岸,与真武庙同为泉州城郊重要内港法石港的遗存。处在江海交汇处的咽喉地带,内航沿江进城,外可扬帆出海,始建于宋代(10-13世纪),是宋元泉州海外交通和贸易繁荣的重要见证。

 

石湖码头


图片


石湖码头以所在村落“石湖”而得名,“石湖”这个地名充满传奇色彩,而且与航海通商有着密切的关系。石湖古称“日湖”,旭日东升,一轮朝阳从湖海升腾而起,所以得名“日湖”。12世纪,作为泉州外港航标塔的六胜塔建造之后,日湖又增添一处巍峨的石塔与秀丽的港湾交相辉映,故又称为“石湖”。

 

六胜塔


图片


六胜塔是世界海洋贸易中心运输网络的代表遗产要素。位于泉州湾中部石湖半岛北端的金钗山上。是商舶由泉州湾主航道驶向内河港口的地标,也有护佑商旅的作用。同时,六胜塔的建成是宗教人士、商人、平民共同参与的结果,体现了宋元时期泉州多元社会结构对海洋商贸的贡献。

 

万寿塔


图片


万寿塔世界海洋贸易中心运输网络的代表性遗产,它是商船抵达泉州港的地标,也是镇守海口、护佑商旅的精神寄托,其望夫成石的传说承载了泉州民众对海洋贸易的历史记忆。


 

陶瓷和冶铁生产基地

 

磁灶窑址


图片


磁灶窑址位于福建省泉州之南的古镇晋江市磁灶镇。是宋元时期泉州重要的陶瓷外销窑口。与泉州海洋贸易的发展同步,其生产体系和生产规模展现了世界海洋贸易中心强大的基础产业能力和贸易输出能力,是世界海洋贸易中心出口商品生产的代表性遗产要素。


德化窑址


图片


地处泉州西北山区德化窑系屈斗窑址和尾林一内坂窑址,是10-14世纪泉州地区最繁忙的外销瓷生产基地之一。德化窑是中国瓷器文化发祥地之一,是中国陶瓷史上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它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输出商品生产的代表性窑址,古代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也为中国手工业史、陶瓷史、海外交通史、对外贸易与经济交流史提供重要研究资料。

 

安溪青阳下草埔冶铁遗址


图片


位于安溪县尚卿乡青阳村,遗址保存了能够呈现完整的冶铁生产体系和环境关系的珍贵物证。它是宋元时期泉州冶铁手工业的珍贵见证,与泉州的陶瓷生产基地共同显示出宋元泉州强大的产业能力和贸易输出能力,是体现世界海洋贸易中心出口商品生产的代表性遗产要素,遗址于2020年被列为省级文保单位。

图片

图片

△古城提质 新城集聚,泉州人居住环境越来越好 图源/网络


今天,凭借一代代泉州人的努力打拼,泉州再次成为福建的经济实力之冠,泉州港正渐渐恢复往日的喧嚣,大小渔船遍布码头,来往货轮穿梭海上。


在国家“一带一路”愿景蓝图中,福建省定位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核心区,泉州则作为核心区中的先行区优先发展


图片


几乎已被历史遗忘的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起点,终于再次回到中国和世界的舆论版图,期待更多的“海上新思路”,希望泉州能够“直挂云帆济沧海”,再次呈现“涨海声中万国商”的繁荣。



参考资料

[1]涂师平.从海上丝绸之路文物看世界多元化融合[J].收藏家,2012,(10):143-144.

[2]黄德旺.浅谈福建海上丝绸之路与泉州港[J].福建文博,2009,(4):132-133.

[3]豹鹿岛,溪克而.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泉州[J].前进论坛,2011,(03):145-146.

[4]黄晓宏.浅谈宋元时期海上丝绸之路陶瓷贸易[J].丝绸之路,2010,(14):210-211.

[5]《海峡通讯》2021年第6期

 


 

 

编辑 撰文 | 陈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