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温润 东方韵味,体会中国大漆之美

来源:民艺传承 发布时间:2021-12-24

大气温润 东方韵味

体会中国的大漆之美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Japan Culture Art


漆艺,具有实用与艺术完美结合的独特魅力,传递着东方文化质感和温度,它与茶叶、丝绸、瓷器一样,代表中国文化的国粹,是世界了解中国独特文化的一个窗口。


“漆”真正的起源,是大自然的馈赠。在八千多年前,凝聚的东方智慧、蕴含着中国数千年的古韵,构成华夏民族对美最初的认识,是中国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

  


图片

△中国是漆器的发源国 图源/网络

 

漆艺,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门类。从材料上看,它是以天然生漆为主要媒体同时又包容了合成漆以及竹木、金属、螺钿等众多媒材;从形态上看,它包容了立体的和平面的两大类型;从功能上看,它又兼有生活实用和艺术欣赏,包含了漆器、漆画和漆塑多种形式。


 

图片

△宋 剔红牡丹唐草纹盏托盘  

图源/东京松涛美术馆《中国の漆工芸》



图片

△清 彩漆边座嵌点翠万花献瑞图屏风  




图片

金漆木雕人物、群狮、金漆画人物山水博古纹菱形馔盒

图源/《广东髹漆简史》



中国是漆树原生地,是大漆的故乡,是世界漆艺发祥地。数千年来,经过历代漆艺人的努力,中国积淀了悠久而辉煌的漆艺史。从跨湖桥文化的漆弓到汉代的漆绘,从唐代的螺钿镶嵌到宋代的一色髹漆器,从元代的雕漆到明清的百宝嵌,历朝历代都拥有颇具时代代表性的精湛工艺,并形成各自独特的风格特征,留下丰富而宝贵的漆文化遗产。

 

与漆艺相关的十九项传统技艺,已列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名录。

 

图片

民国漆艺手艺人珍贵影像 图源/哈佛燕京图书馆


 

图片

  

有史籍记载“漆之为用也,始于书竹简,而舜作食器,黑漆之,禹作祭器,黑漆其外,朱画其内”。中国古代漆器艺术源远流⻓,早在距今7000多年、新时期时代留存下来的河姆渡遗址中,就有出土古时人们熟练使用大漆的证据——朱漆大碗,这就要比日本出土的绳文晚期朱漆梳早3000-4000多年。

图片

△河姆渡文化遗址出土木胎朱漆大碗


图片

△战国 鸟兽纹戗金漆卮摹本

  


中国漆器从上古时期就开始稳步发展,商周时期就已经出现雕花、玉石等镶嵌装饰;战国时期迎来大发展,器物品种数量大增,胎骨及装饰均有创新。秦汉魏晋时期,髹漆工艺进入首个高峰,打破红黑两色出现绿沉漆、金银箔贴花装饰的流行,此时制作精良的中国漆器在东亚广泛传播(日本的漆艺就是汉代传入的)。

 

唐宋时期国力强盛、髹漆工艺大放异彩,螺钿、夹纻脱胎、金银平脱多项高超髹漆技艺纷纷出世,此时制造的漆器使世界都为之躁动。唐朝时期,日本就曾派遣唐使来华学习,归国时带回许多中国陶瓷器皿,至今日本还仍留存有当时中国造的精巧漆器。

  


图片

唐 神话人物纹金银 脱镜 现藏于弗里尔艺术馆



图片

△宋末元初 剔红凤穿牡丹纹椭圆盒 图源/浙江省博物馆


我国的漆器及其制造技术,在汉、唐、宋时期就相继传到日本、朝鲜、东南亚以至中亚、西亚各国。当大漆工艺传入日本后,在本土发扬光大,后来被称为“japan”。日本髹饰技艺经过本民族的消化吸收,逐渐演化为具有日本民族特色的艺术,并得到不断的拓展,精益求精,最终使日本成为西方世界认可的“漆之国”。

  


图片

△日本制作于江户时代的《初音莳绘贝桶》



图片

初音莳绘镜台 国宝 1639年  德川美术馆



到明清时期,《髹饰录》出版标志着中国漆艺大成。与学习者日本的漆器相比,中国漆器不仅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更有几千年来不可超越、不可磨灭的贵气与庄重。康熙年间开放海禁,漆器作为商品流出,西方多国的漆器制造业相继兴起,掀起一股中国漆器热。漆器及其制造工艺技术,是我国历史上对世界文明的一项重大贡献。


中国的髹饰技艺对法国艺术尤其是宫廷绘画设计等方面产生了重要影响,这体现在法国一些著名的宫廷设计师和画家的作品风格,宫廷贵族、画家等人的收藏以及仿中国风格的漆器制作的涌现等方面。法国漆工以仿制中国漆器为主,仿制中国漆器最有价值的成果在17世纪末。


 

图片

法国漆艺办公桌 Paris, Gilles Joubert, 1759,

New York,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图片

  

漆器,最重要的就是“漆”。漆,指的是生漆(也叫大漆),漆是大漆工艺最重要的材料,它来源于天然的漆树。古人创造“漆”这个字时也用了象形,看起来像是割开树皮流出的汁液。大漆过敏,也就是在医典《本草纲目》中记载的“漆疮”,可足见从事漆艺手工艺之辛苦。


图片

 苗天佑百里千刀一斤漆”,采漆过程十分不易 图源/网络


许慎《说文解字》解释:“桼,木汁可以髹物,象形,桼如水滴而下,凡桼之属皆从桼。”“漆水,出右扶风杜陵岐山东,入渭,一曰入洛,从水,桼声。”桼字是象形兼会意字,桼字像采漆时,割开树皮,漆汁流下来的样子,借以表示漆汁。“漆”是由“桼”演变而来的,并且逐渐取代“桼”的意义。


图片

 许慎《说文解字》

 

俗话说:“百里千刀一斤漆”,采漆的过程也十分不易,需要掌握好采集的时间、切割树皮的深度以及切割后对树木伤口的防腐措施等。最常见的采漆方式是用蚌壳割开漆树皮,然后直接用蚌壳或竹叶收集,最后存入木桶。

 

 “滴漆入土,千年不坏”,“生漆净如油,宝光照人头;“摇起虎斑色,提起钓鱼钩;入木三分厚,光泽永长留”。


大漆防腐蚀防渗透,涂层可以保护胎体,也可以保护贮存在漆器内的物品。不少考古发掘所见的漆器,木胎大多已经朽烂成灰,漆层却灿然完整,因此,大漆在中国文化中被赋予永恒的意味。


图片

 △经过对漆的分解式研究,证明其干燥速度快,

结成的漆膜特别坚固 图源/《材美工巧》

 

大漆在空气中氧化后呈现暖黑色,能入漆的颜料有朱砂、银朱、赭石、石黄、石青、石绿、铅粉、煤烟等,再加上运用泥银、泥金,镶嵌金属、螺钿、宝玉石等,大漆髹饰在几千年的发展中,一直是以华丽缤纷、雍容精致的面貌存在的,其瑰丽和丰富,使之最终成为像蚕丝和陶瓷一样闻名天下的中国独特元素。

 

 

图片

  


图片

 

中国传统漆艺主要以器用为主,从气势恢宏的髹漆殿堂到起居用的漆饰家具,从祭祀用的髹漆礼器到与稀松平常的日用漆器,从高远风雅的木漆古琴到随处把玩的漆饰物,一直伴随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古人如此崇尚大漆的器用之美,足以见得古代漆艺人非凡的髹漆技艺和智慧。

 

“清如油,明如镜,扯起金钩子,照尽美人头”,一件简单的漆器需要经历上百道工序,制作精细,耗时久长。复杂的器物更需要2-3年才能完成。


图片

《中国制漆图谱》古代唯一传世的漆文化图谱

现收藏于法国国家图书馆

 

制作流程


漆器制作流程主要包含:制胎、裱布、刮灰、吃漆、髹漆、装饰纹理、推磨抛光等。其中打磨和荫干贯穿于漆器制作的所有步骤,十分考验制作人的耐心。

 

  • 制作木胎

      

制作漆器,首先要有胎体,也称为胎骨,常见的底胎有,木胎、金属胎、皮胎,脱胎(夹纻胎)、竹胎、陶胎,纸胎,绳胎等。以生活中使用比较广泛的木胎为例,在选材上,常用梨木、榆木等硬木,华贵高档胎体则用楠木、红木、紫檀,选材之后再进行整平打磨处理,清理表面。

  

裱布为防止胎体开裂,保证漆器能长久保存,中国匠人发挥各种奇思妙想,想出裱布的办法,用夏布按照胎体的尺寸剪好。用麦漆贴在木胎上。整个胎体都要完整贴好,之后再进行荫干。

  

△制胎步骤:底胎-上漆-裱布 /网络

 

  • 刮灰

给漆器上一层涂层,行话称为“漆底子”。漆底子的腻子用生漆和各种调料调和而成,一般分为粗灰、中灰、细灰。调好腻子之后,按照灰料粗细,先涂粗灰,再涂中灰,细灰。涂抹时用刮板将涂料刮涂在胎体上,要求均匀平针,厚度一致。每道荫干之后进行打磨。

  


图片

给漆器上一层涂层,行话称为“漆底子” 图源/网络


  • 吃漆

也称“吃底漆”,在刮灰的步骤完成之后,将漆液稀释刷涂在灰面荫干,以增加表面的密度,让上层漆面呈现更好的光泽。


  • 髹漆

大漆进行精炼调制,加上樟脑油,均匀调和之后,根据不同的胎底材质,刷漆的层数也就不同,有的产品只需要需要上几层,有的需要上几十层,每层都需要进行阴干处理。


图片

根据不同的胎底材质,刷漆的层数也不同 /网络

 

  • 装饰纹理

对漆器表面进行艺术加工让漆器以不同的动人表现形式展示到人们面前。常见漆器工艺为:素漆、百宝嵌、堆漆、雕漆、填漆、剔犀、描漆、描金、莳绘、箔绘、漆绘、螺钿镶嵌、蛋壳镶嵌、犀皮、款彩、戗金、金银平脱、罩漆磨现等。


图片


图片

△对漆器表面进行艺术加工让漆器更加丰富 /网络


  • 推磨抛光

漆器最后需要进行推磨抛光,用植物油和细灰,用手掌在漆面进行无数次的推擦,直到漆面皎洁如镜,润泽如玉。经过反复不断的打磨,漆器才能保持平整光洁。层层工序下来,一件漆器,短则耗时数月,多则几年。经过层层加工,漆器能耐腐、耐磨、耐酸、耐热、耐溶剂,同时具有隔水性,绝缘性高,富有光泽。大漆调制出的各种色彩,能长长久久光艳动人。

  

经过反复不断的打磨,漆器才能长长久久光艳动人 /网络


  • 阴干

漆器阴干一般用 “荫房” 设备,荫干就在其中完成,要求湿度65% - 85℃左右,温度20 - 25℃左右,每上一层灰都要进入荫房阴干,才能再上下一层。随着时间的推移,漆器开始逐渐苏醒。色泽的变化让人感受到惊心动魄之美。 


常见的漆工艺


唐朝历史学家颜师古说:“以漆饰物谓之髹”。“髹”字作为漆艺的专有动词,可谓中国漆器制造发展至今漆艺的总体概括。我国漆器工艺在明代《髹饰录》中记录的漆工艺表现技法就达497种,如素髹、描金、填漆、螺钿、雕漆、金银平脱、变涂、犀皮等等。


图片

△漆器的螺钿工艺 /网络

 

  • 一色漆器

一色漆器是通体光素一色,不加任何纹饰的漆器。一色漆器主要有朱、黑、黄、绿、紫色,其中又以朱、黑、紫色最为普遍。

  

图片

南宋 朱漆莲花式盘


 

  • 描金

又称泥金画漆,是一种传统工艺美术技艺。起源于战国时期,在漆器表面,用金色描绘花纹的装饰方法,常以黑漆作地,也有少数以朱漆为地,也有把描金称做“描金银漆装饰法”的。


图片

民国金漆木雕博古 人物故事神椟

 

  • 堆漆

是指用漆或者漆灰在器物上堆出花纹的装饰技法。种技法在汉代已经出现,唐宋以后有了较大的发展,明清时期则更加趋于成熟。

  

堆漆的做法有好几种,一种是花纹与地子颜色不同,不同层次的几种漆色互相交叠,堆成的花纹侧面显露出有规律的色层,效果极像剔犀;另一种是用漆灰堆起花纹,然后上漆,花纹与地子为同一色,具有浮雕般的艺术效果。明清时期,堆漆还出现了在堆好的漆灰上加以雕琢和上漆的做法,叫做“隐起”或“堆起”,这比单纯的堆漆更富于艺术感染力。

清 堆漆描金人物故事笔筒

 

  • 罩漆

罩漆,是在一色漆器或有纹饰的漆器上罩一层透明漆。明清宫殿中的宝座、屏风多用罩金髹。被透明漆罩的不同漆地上,有的是一色漆器,有的是纹饰的漆器。因罩漆下面漆地的底色不同,而又有种种不同的名称,有罩朱髹、罩黄髹、罩金髹、洒金几种做法,统称之为罩漆。

  

图片

北京故宫太和殿金銮宝座


 

  • 洒金

又名砂金漆,常称的“洒金地”(或者“撒金地”),是指在色漆地上贴金片或者撒金屑,上面再罩以透明漆,使带有金点或金片的漆地,透过罩漆透出金色光润的色泽的做法。金片或者金屑有大有小,有疏有密,使得漆器外貌呈现出多种多样的变化。

  

图片

清 花果纹洒金地识文描金三层套盒



  • 描漆

在光素的漆地上用各种色漆画花纹的装饰方法。

图片

西汉 彩绘漆龙鸟纹圆盘

 

  • 螺钿

又称螺甸、螺填、钿嵌、陷蚌、钿螺、坎螺以及罗钿等,螺钿是中国特有的传统艺术瑰宝。所谓螺钿,是指用螺壳与海贝(主要是夜光贝,也称夜光蝾螺)磨制成人物、花鸟、几何图形或文字等薄片,根据画面需要而镶嵌在器物表面的装饰工艺的总称。被广泛应用于漆器、家具、乐器、屏风、盒匣、盆碟、木雕以及有关的工艺品上。


图片

  

 

螺钿:贝壳镶嵌·熠熠生辉



  • 填漆

即在漆器表面阴刻出花纹后,用不同的色漆填入花纹,干后将表面磨光滑。


图片

大清乾隆 填漆戗金开光卍寿 福山寿海双龙纹笔筒

 

  • 雕填

是在特制的髹漆坯件上,彩绘各种图案纹样,将画面每个部位的外轮廓,以刀代笔勾勒出轮廓槽线,戗以金粉,使画面更加丰满。雕填实际上是一种把填漆与戗金两种方法结合到一块的新技法,盛行于明清两代。

 

图片

清朱红漆洒金扇骨


  • 犀皮(漆)

变涂,又称犀皮、西皮、虎皮漆、波罗漆,唐宋是犀皮的兴盛期。法是以65%的生漆和蛋清乳合调成厚漆,在以工具为引起料,趁漆器半干时制造凹凸表面,待干后再用不同色漆分层髹涂并加以研磨,由于漆层高低不同,打磨后可显现不同的花纹,产生绚丽色泽。由于多用赤、黄、黑三色填入,纹理常似犀牛皮、虎皮,所以又常被称作“犀皮”或“虎皮漆”在“髹饰录”中犀皮被列入填嵌一类。


图片

犀皮漆细节

 

图片

  

中国漆艺术以独有的东方元素和符号特征,当之无愧地成为中国传统艺术的明珠而深受世人追捧,经过历朝各代的发展,漆器艺术成为了反映中国传统⽂化魅⼒的重要载体之⼀。

 

漆器的制作时间长,返工率高,对耐心和毅力都是一种考验;操作过程也很枯燥的,而且不能马上见到效益。如何有效地继承并与时俱进地提高传统工艺在当代生活中的价值与影响,成了当今投身中国漆器发展事业工作者必须重视的问题。

 

图片

粗铝粉地罩明研绘漆画

《梳妆的傣女》作者/图源 乔十光


图片

徽州漆器髹饰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甘而可作品


在这个问题下,漆器从业者们不但需要研究如何提升设计水平、提高技术水平、优化品质,还需要研究如何进行中国漆器的传播与推广,如何发挥其当代魅力,如何拓展其发展空间等,这都要求在实践与理论探索上齐头并进、互相推动。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积极引导推动漆艺由资源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不仅在生产规模上大大超过过去,在艺术风格上也更加多样化,艺术创作高端人才和精品力作不断涌现。中国做漆器的有20多个省市,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的地方特色。这个跟历史传承和原材料产地都有关系,比如南京螺钿镶嵌,会用到贝壳;北京的类似木雕的雕漆技法,山西的描金彩绘、福建以脱胎为主,每个地方的特色都是从古至今延续下来的。


图片

“大天地”红金斑犀皮漆碳纤维对椅 /图源「上下」

 

图片

漆艺在现代生活中的时尚运用


从古代漆彩绘到现代漆画艺术,从传统的夹苎漆器到当代的漆艺装置,至今,众多漆艺家都致力于使古老技艺呈现无限创新的可能性。打破传统漆艺的限制,赋予传统元素以更多的艺术表现力。使之与我们的生活相伴,与健康同行,促进古老漆艺重新焕发出独特的光彩。




撰文 · 编辑 | 陈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