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遗产的再生与利用
Regener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Cultural Heritage
国际民间艺术组织(IOV)全球副主席;暨南大学文化遗产创意产业研究院院长,教授;中央美术学院客座教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创意与可持续发展中心(ISCCD)咨询委员会委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陶瓷文化:保护与创新”教席首席专家。主编《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蓝皮书(2015)》、《当代民间艺术新论》等;发表《从中华文化复兴谈传统手工艺的现代转化与再生设计》等论文;著有《“一带一路”文化走出去途径探究》、《陶瓷文化与中国梦》等文。
世界遗产是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的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自然区域和文化遗存。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通过《世界遗产公约》,建立《世界遗产名录》。截至目前,已有193个国家加入《世界遗产公约》,1121个项目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中文化遗产869项、自然遗产213项、自然与文化双遗产39项。
中国自1985年加入《世界遗产公约》以来,可谓异军突起,后来居上。截至2020年7月,已经成功申报了世界遗产 55项,其中,文化遗产37项、自然遗产14项、自然与文化双遗产4项。世界遗产总数、自然遗产和双遗产数量均居世界第一。
2021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以下简称《非遗法》), 颁布十周年。对于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而言,是一个值得纪念的年份。截止2020年11月,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34项;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7项;优秀实践名册1项。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录也是名列前茅,位居世界第一。
无论文化遗产还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中国都是名副其实的遗产大国。
早在2005年6月,我国展开了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首次普查工作。2009年6月12日“文化遗产日”前夕,原文化部公布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总数近87万项。这个巨大的数字,代表了中国浩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
中华文明灿烂辉煌、绵延不断,形成了中华民族独特而多样的与众不同的传统文化的特征与个性:民族多样性、文化多元化、共荣共生且包容性极强的文化特征。这种生存力极其强大的文化特征,在各个阶段的历史上都起到了促进生产力、发展经济的巨大作用。
关于传统文化的民族认同方面的长远前进、发展和保护,包括(在全球化的时代中)当今传统艺术发展进程在内,是各国遗产保护专家们正在积极探索的重要内容。无论国家的疆土大小,人口多少,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间应用艺术,它既能满足人民对美的渴望,又能体现人民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民间应用艺术是不断变化的艺术,因为它与各民族和整个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社会关系和生活方式的发展密不可分。
从理论上来说,民间应用艺术可以分成两类:过去的传统艺术与当代民间应用艺术。
传统应用艺术深深植根于传统习俗。它在自然、历史与命运的融合中形成,符合创造者和消费者的审美需求。传统艺术给人们带来愉悦,保持人们的精神健康,并赋予全家一种温馨的家庭气氛。它使家庭和国家都团结起来,并抵御着不良的习惯。
△中国传统木刻版画
图源 网络
随着我们对民间艺术的了解逐渐加深,我们越发清楚地发现,无论传统民间应用艺术还是当代民间应用艺术,性质都是相同的。它们构成了不同时代文化历史的不同方面,并体现着不同的时代特征。民间艺术由不同的社会阶层创造、消费和传承,满足着不同的需求和品位。因此,应用艺术的门类十分广泛。
而中国传统工艺正是这种文化特征的一个具体载体和体现,手工艺的发达程度,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改进生产方式、提高生产效率、提升生活品质的创造力,充满着生活的智慧和价值观以及审美能力。透过传统手工艺的繁荣与衰落,可以见证中华传统文化不断发展壮大的进程。
中国的陶瓷、玉器、染织、刺绣、髹漆、木雕等手工艺无不凝结了中华工匠薪火相传的智慧,同时影响了人类世界的发展,为当时的世界经济带来了巨额效益,成就了人类艺术品、科技水平与商品、消费品有机结合所带来的共享财富。为人类文明的发展贡献了重要的中国智慧,为世界文化的发展注入了优秀的源泉与灵感。
随着一代又一代的传承,可以利用的信息来源不断变化。现代通讯方式和不断扩大的文化联系发挥着重要作用,使应用艺术的形态和色彩组合更加自由。如今,工艺制品的原始功能很多都已经消失,只剩下实用和艺术价值。为了不失去传统艺术,我们必须教育和培养年轻一代。如果缺乏对年轻一代的专门教育,传统艺术不可能自动传承和持续,因为现代社会需要太多时间、精力和活动。家庭也是一样,家族中的主要传承者已经开始失去知识,人们没有足够的时间来从事艺术活动。
本文所提及的的文化遗产保护、转化与当代应用,是以手工艺为主,特别是手工艺技艺。因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手工艺技艺更容易通过创新的设计和应用而得到复苏。这些手工艺经常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在使用、流通、转让过程中,有较强的实用性。传统手工艺是融于民族文化与民间生活的造物形式,是人类文化多样性的重要表现,它不仅反映着古人在长期劳动实践中积累的智慧成果以及与大自然相辅相生的创造与应用,同时也与民族生生不息的文明进步紧密相连。
但伴随着社会变迁、科技的发展,人们的传统生活方式、审美观念都发生了巨大转变,大量趋于生活实用的传统手工艺面临传承困境。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传统手工艺的现代转化是承上启下、造福后代的时代任务,同时也是捍卫延续与传承民族文化独立性的重要内容。保护与传承传统手工技艺有利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其现代转化不仅要让技艺能够“活”在当下,融入人们的生产生活,同时应进一步展开跨界合作与再生设计,借助新的传媒形式让传统技艺不断焕发出新的活力并“火”在当下,成为体现民族价值与凝聚民族精神的载体。中华文化绵延五千年而历久弥新,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彰显中国精神与中国价值的时代重任。
文化遗产,是祖先留下来的智慧结晶,是我们民族发展的文化资源,如何能让一种资源变成资本呢?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文物活在当下,遗产活在当下,服务于当代。
如今许多家长希望孩子多了解历史文化而带孩子进博物馆,但孩子们却因“看不懂”“没意思”而觉得索然无味。在冰冷的玻璃后面,静态展示着或兵器或玉石或瓷器等文物,这对年幼的孩子而言缺乏吸引力。因此,借助科技介入的辅助展示方式,如3D,4D视频影像,全息投影,情景再现,交汇互动,模拟现场等手段,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就有其必要性。一些国外的博物馆的做法值得效法。如伊斯坦布尔的一家博物馆里,专门为孩子们打开了禁区,允许孩子们近距离去观望大师作品,鼓励孩子们创作属于自己的作品,告诉他们你也可以成为一个雕塑大师,去引导他们去创造价值——如此,这些珍贵的雕塑作品就不再是冷冰冰的文物,而变成了可以观摩,模拟的作品,和孩子们有了互动。
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可以传承的习俗,但由于内容老化,与今天的生活方式有些较大的差异,要让它们重新流行起来,就需注入时代的特色和表达方式。试想一下,为什么饺子,烧饼,汤圆,烤鸭不会消失?那是因为人们对这些食物依然有强烈的需求。但反观羌笛、昆曲、古琴、呼麦、长调等各种地方戏曲等传统表演形式和传统乐器演奏,为何不能普遍流传呢?是因为它们不具备普及性,没有大量的需求。它们需要特定人群,特定场合才能表演。因此,由于各种客观因素的限制、时代的发展,很多传统的生活的内容就会自然消失,有的不可逆转,有的可以通过抢救,恢复,慢慢培养,重新繁荣起来。但无论如何抢救与恢复,它们都需遵循一个前提条件——符合当代的审美需求、符合当代的价值、具有实用性。流行音乐之所以受到人们的欢迎,那是因为容易流传,朗朗上口。京剧、评剧、河北梆子不是每个普通人都能够演唱的,所以它们的发展受到了限制。因此,传统文化的推广,尤其是手工艺技艺的传承,除了要有传承人,有当代的创新理念和时代理念,还要有设计观念的更新和技术的创新。
中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在广西、贵州,云南等少数民族聚居地,随处可见本地风貌和生活特色,尤其是是服装与手工艺。如贵州的黔东南,每一个苗族的姑娘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精美银饰与色彩艳丽的刺绣苗族服装。但若她们穿着这样的衣物在城市上班高峰期通勤,则不合时宜。因为服装与情景无法和谐搭配。许多苗族的绣娘,能绣出非常精美的百鸟衣,但由于这些图案不为年轻的消费者所理解,因为审美与需求上的巨大鸿沟,无论绣品多么珍贵,制作如何费尽心力,也无法引起消费者的共鸣和认同。需求决定了市场,而市场又决定了价格。价格是否等同于物品的原有价值?有价值的手工艺是否有好的价格?这些问题没有定论。因此拉近传统文化艺术与当代生活的距离,是对我们当代设计师的考验。
以设计为核心的创意产业,对文化遗产产生刺激作用,可发掘其价值,促进再生与利用。在德国有一个传说,文豪歌德在创作《浮士德》时屡次被魔鬼干扰,在与魔鬼较量之际,他把墨水瓶扔向了魔鬼,击退了它。这个传说是一个文化资源,歌德纪念馆根据这个故事设计了文创产品——歌德墨水瓶,获得了文化传播与价值收益。把文化遗产的资源,甚至一种传说的资源,通过创意,转变为生活当中可以享用、可以流通的资本。
又如,台北故宫博物院把皇帝批改奏折上的文字运用到了产品上,创作了一种胶带——“朕知道了”——文化资源通过创意设计成就了新的文化产业。其镇馆之宝“玉白菜”,也被开发成各种产品,让消费者喜爱、使文物机构受益。因此,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祖先留下了丰富的文化资源,我们要学会转换,应用,利用,创新。
△台北故宫博物馆文创纸胶带
再生与利用,讲究其方式方法,打破常规,融合跨界,是让文化遗产活在当下的有效路径。其实文化遗产本身,也是曾经跨界融合的产物。例如,我们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景泰蓝是由希腊发源的,流传到土耳其,后在土耳其繁荣以后到了伊朗,再从伊朗传到了中国。北京的景泰蓝匠人们丰富了它的工艺,增加新的图案、技术和载体,最后景泰蓝变成了中国人自己的记忆,因此可见,艺术和文化可以交融可以互换。由此,我们当代对于文化遗产的再生与利用,也可以考虑融合、跨界的创新方法,将多种文化遗产进行整合创作。
如艺术家吕胜中,将陕西非遗剪纸中的著名形象——抓髻娃娃“小红人”进行应用与衍生,创作出装置艺术、雕塑等作品。运用的材料也由原本的传统宣纸,到玻璃钢、油漆、综合材料等。但其镂空的艺术语言、抓髻娃娃的特征和中国红的色彩,作为传统元素加以利用和强化,让文化遗产成为强烈的符号语汇,在国际展览中传播了中国文化的冲击力和艺术感。同样是剪纸这一我国入选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台湾艺术家吴耿祯则用另一种方式进行利用。在与爱马仕的合作中,吴耿祯运用套色剪纸的配色、剪纸镂空的艺术手法和传统构图与意象,将时尚的造型融入其中,创作了现代的、卡通的剪纸艺术形象。同时使用爱马仕品牌常用的皮革作为原材料,别有一番韵味。由此可见,再生与利用,需要在分析文化遗产的特征特色后,进行取舍,抓住其某些方面的文化语言加以强化,其余方面进行现代创新与跨界融合,可以创作出既有文化遗产烙印,又符合当代审美与需求的新作品。
△吴耿祯为爱马仕设计的剪纸 图源 浙江新闻
再生与利用,需要结合当代生活方式。刺绣是传统生活中,女性传承的手艺,用于其生活与仪式中必须的服饰装饰,甚至是社会生活中的“社交货币”(青年男女“找对象”时,会关注女方服饰上的刺绣手艺,以判断女方是否勤劳聪慧)。而如今的生活方式已不再需要掌握这样复杂高深的手艺,去制作生活必须品,或展示自己的价值。刺绣传承的生长土壤渐渐消失。但随着现代人生活消遣的多元化选择,通过个人制作手工进行休闲娱乐,是一个重要途径。因此,许多设计师和品牌,将刺绣转化为个人消遣的材料包,进行销售。普通人也可以通过使用简化过的材料工具,自行完成自己生活中的装饰品或实用品的制作,进行有意义的消遣和个人化的创造。从最初的十字绣热,到如今电商平台销售火爆的各种刺绣材料工具,从难度较高的苏绣到普通入门者可使用的毛线绣,产品层出不穷,创造了很高的经济价值,也推广了刺绣文化。这便是跟随当代生活,将文化遗产进行再生利用的优秀案例。
再生与利用,需要结合产业结构升级。传统手工艺的工序繁多,材料各异,需要传承人漫长的学习,掌握所有技能,方能完成作品。这样的传承模式与产品生产流程,显然无法适应当下的时代节奏,和人们对产品的需求。我们常常见到一些手艺精湛的匠人,在通过媒体宣传获得关注和大量订单后,因为无法及时生产交付产品,而导致不能适应市场需求,最终又归于沉寂。因此,需要将传统手工艺进行产业结构的升级。如非遗精品香云纱,如今已经在产业结构升级中,实现了再生。香云纱整染技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重要的工艺是采用天然植物薯莨的汁液和含有高价铁离子的河涌泥对丝绸进行手工整染,其中需要人工在平整宽阔的草坪上,对平铺的丝绸均匀涂上河泥。这道工具费时费力,需要工人在太阳下进行长时间的作业。然而,目前已经开发设计可以匀涂河泥的机器,大大降低了人力成本,也让河泥更容易均匀附着在面料上,提升了生产力,创造了更大的经济价值的同时,保持了传统工艺的特色和优势。
历史给我们提供了许多可以创新的内容。传承和创新需要社会共同的努力,人类社会的发展需要与时俱进。我们传承的不仅仅是文化、思想,还有不断更迭和创新的思维方式。
人类祖先在和大自然千百年的共处中,产生了无数的灵感、经验、智慧,流传于后世,我们如何将这些智慧在今天的生活中持续应用并继续传播、传承下去?当代的任务不仅仅是传承,还需创新和提升。让所有的遗产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体现出我们这一代人应有的品质、价值。
编辑 | 王 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