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运动在我国古已有之,是一项传统体育项目。它是如何发展而来,背后又有怎样的有趣故事?你知道哪些皇帝是球迷吗?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中国古代的“足球”文化吧!
蹴鞠,是中国传统运动文化的代表之一。蹴鞠又名“蹋鞠”“蹴球”“蹴圆”“筑球”“踢圆”等,“蹴”就是用脚踢,“以足逆蹋之曰蹴”,“鞠”指皮制的球,“革”表示与皮革有关,“蹴鞠”就是用脚踢皮球。先秦大多称为“蹋鞠”,到了汉代以后,通称为“蹴鞠”。
丰子恺 春郊蹴鞠 图源:雅昌艺术网
关于蹴鞠的起源最早记载于《史记·苏秦列传》:
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弹琴、击筑,斗鸡、走狗,六博、蹋鞠者。临淄之途,车彀击,人肩摩,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成雨,家殷人足,志高气扬。
蹴鞠 图源:搜狐网
战国时期经济发展较为繁荣,商车往来,百姓富足,民间有越来越多的“游戏”产生,给繁忙的生活增添些许趣味,因此蹴鞠就成了民间流行的运动,从记载来看,蹴鞠在当时的覆盖面甚广。
汉代蹴鞠纹肖像印 图源:雅昌艺术网
蹵鞠者、傳言黃帝所作。或曰。起戰國之時。蹋鞠、兵勢也。所以練武士、知有材也。皆因嬉戲而講練之。漢藝文志兵技巧十三家有蹵二十五篇。郭樸注三蒼云。毛丸可蹋戲者曰鞠。——《说文解字注》
汉代画像石上的蹴鞠
蹴鞠在民间流传里最早始于黄帝,也有说起源于战国时期。在汉代,蹴鞠除了作为一项体育娱乐活动之外,在当时也用蹴鞠运动来训练军队、选拔士兵。作为训练军队的蹴鞠运动,与现代的足球运动颇为相似,其训练具有对抗性强、竞技性强等特点。
汉代蹴鞠场地与竞赛示意图 图源:中国体育博物馆
何晏《景福殿赋》有“僻脱承便,盖象戎兵”两句,吕延济注曰:“言蹴鞠之徒,便僻轻脱,承敌人之便,以求其胜,此乃如戎兵之事。”即说明汉代练兵要有蹴鞠一样的灵活矫捷,要求士兵奔跑迅速、反应灵敏、有耐力、能对抗。蹴鞠的历史从汉代就有了很多记载,汉代可以说是蹴鞠发展的第一个高峰。
汉代蹴鞠、唐代蹴鞠(仿制)图源:陕西体育博物馆
至于唐代,经济社会空前繁荣,人们愈发表现出昂扬向上、积极自信的精神面貌。唐代时期女性地位空前提高,她们自信、自强,无不展现出唐代开放、包容的魅力。随着社会风气的变革,唐代女性的蹴鞠也非常多见。唐代杜堇的《仕女图》中就有一段画面专门表现当时仕女蹴鞠的状态。
杜堇《仕女图》(唐)局部 图源:上海博物馆藏
《文苑英华》载有唐人所撰《内人蹋毬赋》,文中描写的是后宫对“蹴鞠”的热爱:“球不离足,足不离球,华庭纵赏,万人瞻仰,洛神遇而耻乗流,飞燕逢而惭在掌。”这里所形容的“球”要比现在我们所见的足球大得多,此处的蹋毬是类似杂技的运动,人站在球上展示各种高难度动作,供“万人”观赏。
踩球舞 作者:任率英
唐代“蹴鞠”花样繁多,有的用来“踢”,有的用来“踩”,但值得一提的是,唐代蹴鞠所使用的“球”有了新的变化。唐代以前都是以皮革包裹毛羽的实心球为主,到了唐代以后,开始在皮革里充气,这样皮球的弹性和可玩性都大大加强。唐代徐坚等撰《初学记》中记载“古用毛纠结为之,今用皮,以胞为里,嘘气,闭而蹴之”,实在让人佩服古人的智慧。
“蹴鞠屡过飞鸟上,秋千竞出垂杨里”——王维《寒食城东即事》
踢出的皮球屡屡高出飞鸟之上,玩秋千的人竞相从绿杨林里荡了出来。唐代大诗人王维写出了当时年轻人在娱乐活动(蹴鞠、荡秋千)中表现出热烈的青春与活力。据《荆楚岁时记》记载,“寒食之时,造大麦粥,人们常以斗鸡、蹴鞠、打秋千为娱乐”,蹴鞠在当时已经成为了稀松平常的娱乐项目,不论是宫中还是民间,蹴鞠都一直为社会各层人士所广泛接受。
宋代 蹴鞠纹铜镜 国家博物馆藏
宋代是继唐代以后又一个社会发展的巅峰,社会的政治、经济发展稳定,文化艺术复兴崛起,蹴鞠依旧是全民性的传统娱乐项目。蹴鞠运动风靡皇宫内外,其规则也逐渐规范化,竞技性越来越强。
宋太祖蹴鞠图 图源:上海博物馆藏
《宋史·礼志》记载如果有外交使臣到来,宴会上须有蹴鞠表演。因此宋代宫内专门有蹴鞠艺人负责在节日庆典时表演蹴鞠活动,以供皇室的豪门贵族享乐,蹴鞠甚至也一度成为外交场合的必备“节目”、必备礼仪。《宋太祖蹴鞠图》就形象地描绘了宋太祖、宋太宗和几位近臣蹴鞠的场景。
宋代 黄卷 蹴鞠图 图源:雅昌艺术网
“寒食梁州十万家,鞦千蹴鞠尚豪华”——陆游《春晚感事》
“秋千冷风梨花雨,蹴鞠高腾燕子风”——刘邻《许州寒食》
宋代保存着清明节蹴鞠的风俗,寒食节多有鞦千、蹴鞠活动展开,从陆游和刘邻的诗句里我们不难看到,鞦千、蹴鞠遍布梁州“十万”家,“豪华”的场面让人不论刮风下雨都想要一探蹴鞠的乐趣。“乡村年少那知此,处处喧呼蹴鞠场” “蹴鞠墙东一市哗,秋千楼外两旗斜”陆放翁的两句诗也恰恰证明了当时蹴鞠不受场地的限制,蹴鞠运动在民间的普及性已经非常高了。
宋代 苏汉臣 《长春百子图卷》局部 图源:搜狐网
宋代的蹴鞠规则分为两种,一种是没有球门的蹴鞠,称为“白打”,可以一人表演,也可以多人竞赛,除了用脚踢外,头、肩、臀、胸、腹、膝等部位均可接球,球不可落地,以表演出的花样和技巧来决定胜负。
二人以上至十人,分别称为二人场、转花枝、流星赶月、小出尖、大出尖、落花流水、八仙过海、踢花心和全场,各有规定的踢球路线。用上身触球称为上截解数,膝以上部位触球称为中截解数,用小腿和脚踢称为下截解数。
《事林广记》书影 图源:搜狐网
另一种玩法,则是以两个立柱搭起绳网作为球门洞,球门直径约一尺,叫“风流眼”。衣服颜色不同的左右两队分站两边,每队12或16人,分别称为球头、骁球、正挟、头挟、左竿网、右竿网、散立等。
球头与队员的帽子稍有区别。比赛时鸣笛击鼓为号,左军队员先开球,互相颠球数次然后传给副队长,副队长颠数待球端正稳当,再传给队长,由队长将球踢向风流眼,过者为胜。右军得球亦如此。结束时按过球的多少决定胜负,胜者有赏,负方受罚,队长要吃鞭子,脸上涂白粉。
《事林广记》书影 图源:搜狐网
说到宋代的蹴鞠,我们一定熟知宋徽宗时的殿帅府太尉高俅,高俅蹴鞠技艺高超,被宋徽宗所青睐,高俅正是因为球技高超,从而平步青云做了大官。宋徽宗赵佶是个球迷,他看了宫女踢球后写诗道:“韶光婉媚属清明,敞宴斯辰到穆清。近密被宣争蹴鞠,两朋庭际再输赢” 。
宋 红陶胡人踏鼓蹴鞠像 图源:镇江博物馆
元朝建立以后,蹴鞠这项运动同样流行于蒙古人之间,尤其是门阀贵戚,喜爱蹴鞠之风更加盛行。元代蹴鞠在民间也是非常的盛行,关汉卿在《越调·斗鹌鹑》中有句“茶余饭饱邀故友,谢馆秦楼,散闷消愁,惟蹴踘最风流”,可见元代的蹴鞠也是茶余饭后的闲来散心之事,是解闷消愁的上好方式。
元代 胡廷晖 《宋太祖蹴鞠图》 图源:搜狐网
元曲中记述了许多元代女子的蹴鞠场景,蹴鞠女子在当时被称为“女校尉”,“校尉”是对踢气毯的高级艺人的称呼。大量元曲的记载,反映了市井艺人的生活面貌,以及元代女子踢球活动的丰富场景。元曲家关汉卿曾写女校尉的英姿:
“换步那踪,趋前退后,侧脚傍行,垂肩亸袖。若说过论茶头,膁答板搂,入来的掩,出去的兜。子要论道儿着人,不要无拽样顺纽。”
元版《事林广记》中的蹴鞠插图 图源:搜狐网
在元代,蹴鞠逐渐增添了许多“观赏性”,艺伎们不仅善歌善舞,青楼之间也多流行蹴鞠表演,这些蹴鞠女子专门从事蹴鞠表演,供人欣赏消遣。蹴鞠运动逐渐从竞技性走向了娱乐性,以前能给人带来强壮体魄,现如今却更多带来的是精神享乐。
明 剔红蹴鞠图香盒 图源:雅昌艺术网
蹴鞠运动发展至明清时期就逐渐走向了衰败,由于蹴鞠的娱乐性太强,“伎女”蹴鞠风气败坏,一度为文人仕人所鄙视,以往参与蹴鞠的人现在成了看客,蹴鞠的本质已经在潜移默化中发生了改变。明太祖朱元璋就非常反对蹴鞠,他不仅取消了宫廷宴会上的蹴鞠表演,还下令禁止兵将们蹴鞠,对违反命令的人还要进行处罚。
明人绘 《明宣宗行乐图》局部 图源:搜狐网
《客座赘语·国初榜文》中有如下记载:“奉圣旨,在京但有军官、军人蹴圆者卸脚。”“龙江卫指挥伏禹与本卫小旗姚晏保蹴鞠,卸了右脚,全家发赴云南。”《明熹宗哲皇帝实录》卷五十五记载:“己未,上传严禁民间举放花炮、流星、击鼓、踢球。”可见明代不仅军队中禁止蹴鞠,而且民间蹴鞠也受到禁制,严重阻碍了蹴鞠运动的传播和发展。
清代 黄慎 《蹴鞠图》 图源:搜狐网
清朝入关以后,满族统治者热爱“骑射”,依然对汉人的“蹴鞠”实行禁制,虽然民间仍有人蹴鞠,但是社会蹴鞠风气下行,使得蹴鞠这一历史悠久的运动传统逐渐走向消亡。随着蹴鞠的消亡,踢毽子的活动逐渐取而代之,这种新兴的运动方式造价低廉、玩法多样,逐渐在民间传播开来。
蹴鞠 图源:搜狐网
说到蹴鞠,就不得不提及中国足球。从1913年到1934年,国际上连续举办了10届远东运动会,当时的中国足球可谓是和当代的国球乒乓球一样具有着绝对的统治地位。除了1913年的第一届远东运动会上夺得了亚军,其余九届全部都打败强敌日本赢得了冠军。直到2002年,中国男足进军日韩世界杯也曾让国人振奋。
1936年柏林奥运会上的中国足球运动员 图源:搜狐网
现如今,中国女足一直秉承着中国的体育运动精神,面对比分落后,敢追、敢拼,比赛态度积极奋发、毫不服输、死拼到底。在上个月的女足亚洲杯决赛场上,中国女足面对劲旅韩国队,不屈不挠、逆风翻盘,最终拿下比赛。透过这场艰辛的比赛,体现出了中国女足永不言弃的拼搏精神,体现了中国女足不到最后一秒绝不放弃的坚韧毅力,体现了中国女足暂时落后也绝不气馁的顽强斗志。
这种永不服输,顽强拼搏到最后一秒的劲头,是支持中国女足战胜对手的重要动力,深深打动了每一位观众。
中国女足亚洲杯夺冠 图源:新华社
中国自古就和“足球”有着剪不断的联系,不论是古代的蹴鞠还是现在的足球,竞技性的形式总是能够被社会重视,这种运动形式不仅代表着当前社会文化的风气,也是当下个人精神面貌的展示。
当今社会,足球已经发展为高度“竞技”的体育项目,人们不仅能够从中感受到精神力量,也能得到竞技活动中美的享受。运动员在赛场上顽强拼搏、永不言败的精神,对观众而言毫无疑问是极大的鼓舞。
图文 | 吴天泽
编辑 | 魏华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