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暨南大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传统手工艺:传承与创新”教席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成功举办

来源:民艺传承 发布时间:2024-01-15

2022年10月,暨南大学在世界各国众多申请中脱颖而出,获得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世界传统手工艺:传承与创新” 教席地位。这是目前全球唯一以世界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与创新为核心的教席计划。教席地位的获得不仅有助于促进暨南大学与世界各国的大学间的合作,更有助于推动中国与世界的交流。文化在生长,如长江之水,浪翻浪涌,生生不息!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弘扬者,当代青年学子可以如何利用所学,跟随时代的脉动,推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呢?


图片


暨南大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世界传统手工艺:传承与创新” 教席在成立一周年之际,发起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主题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旨在鼓励青年学子关注传统文化,激发创意灵感,用好文化遗产,讲好中国故事。本次大赛由暨南大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世界传统手工艺:传承与创新” 教席指导,暨南大学文化遗产创意产业研究院主办执行,海国图智研究院给予组织、策划与奖金支持。


本届大赛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议题,分为商业计划展演组和辩论组两大竞赛单元。2023年12月11日晚,在暨南大学石牌校区四海艺术空间(校友楼三层),共有7组选手参加展演比赛,23名同学参与两个话题的辩论。


本次大赛的评委有国际民间艺术组织IOV全球副主席、暨南大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世界传统手工艺:传承与创新” 教席首席主持、暨南大学文化遗产创意产业研究院院长、教授陈平,暨南大学国际学院教授、英文演讲与辩论赛教练Tom Moran,暨南大学文化遗产创意产业研究院副院长、暨南大学大学生艺术素质教学部副主任、暨南大学校华语辩论队教练叶志海,海国图智研究院研究员、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合理商业化研究项目学术顾问李佩文


比赛现场


本次大赛立足中国面向国际,采用中英文双语的方式进行,其中辩论赛以全英文的形式开展。


在展演环节中,各组负责人展示了他们对于非遗项目的深入研究和创新思考。他们通过创意的方式提出了解决方案,展现了青年学子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评委们从相关性、可行性、前瞻性、逻辑性和创新性等方面对参赛项目进行了评价,并针对演讲PPT制作、演讲台风和信息传达等方面提供了专业意见和建议。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专家点评


经过角逐,来自新闻与传播学院2023级研究生许芝琳等带来的“一心一艺--面向粤港澳青少年传播民间手工艺”项目获得一等奖,来自新闻与传播学院2022级研究生冯玉婕带来的“行走的文化空间——非遗纪录片流动放映活动”、马克思主义学院2022级研究生赵诗敏等带来的“榄·活——非遗广州榄雕守望者”项目获得二等奖,来自新闻与传播学院2020级本科生王雨宣等带来的“遗想天开—非遗创新传播先行者”、国际学院2022级本科生张渝曼等带来的“‘遗’脉相承——非遗就业体验和志愿服务一体化信息平台”和暨南大学伯明翰大学联合学院2022级本科生钟超颖等带来的“拾遗文化——中国非遗数字传播平台”项目荣获三等奖,国际学院2022级本科生洪文轩等带来的“‘遗’目了然——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及网络互助平台”获得参与奖。


图片

研究生许芝琳在汇报中


图片

研究生赵诗敏在汇报中


图片

研究生冯玉婕在汇报中


图片

本科生张渝曼和谢烨在汇报中


图片

本科生王雨宣在汇报中


图片

本科生钟超颖和杨莳琪在汇报中


图片

本科生洪文轩和李炬景在汇报中


在辩论环节中,23名本科生围绕“非遗是否需要商业化”、“非遗应重保护还是创新”两个话题进行了激烈的辩论。他们充分展示了辩论技巧和思维能力,为观众呈现了一场精彩的盛宴。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辩论赛现场


最后,黄子瑜荣获最佳辩手奖,许嘉林、伊嘉楠、朱闻政荣获优秀辩手奖,董悦而荣获最佳辩论技巧奖,冯永俊、胡运耀同学荣获最佳风度奖,黄静尧荣获最佳应变奖。


图片

获奖同学与评委合影


本次大赛的成功举办,不仅为暨南大学师生提供了一个展示才华、交流学习的平台,也为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贡献了力量。相信在未来,会有更多的青年学子关注传统文化,用自己的方式推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的时代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彩。


供稿 | 王薇

摄影 | 陈平 麦越 张嘉玥

摄像 | 仝磊 麦越 郑皓文

剪辑 | 麦越

审核 | 陈平